首页 >> 生活

出虚恭(出虚恭是什么)

2022年04月26日 13:46:04 生活 44 投稿:荼蘼说

任何语言都有禁忌(所谓的“塔布Taboo”现象),主要集中在与死亡、性、生殖等有关的方面。当然谈到别人的生理缺陷(如秃、瞎、麻、瘸、拐)时,也应采取委婉的说法。这是因为从人的生理、社会心理方面讲,这些方面都是不宜直言相揭的,既然不能直言相揭,就要通过一些委婉的词语和一些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

作者:董树人

出虚恭

↑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甚至曾经受90后、00后一代青睐的一些文字,变成了大人看不懂、青少年专属的语言密码。作者:李嘉

这篇文章,主要谈一下北京地区的语言禁忌及委婉表达方式。

首先谈一谈与死亡有关的语言禁忌。忌讳“死”这一不吉利的字眼儿,是人类的普遍现象。这是由于在人们心里,死亡是生活中最不幸的一件事,毕竟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都是宝贵且值得珍惜的。除了为保卫祖国、为正义事业而献身,或不堪忍受某种屈辱、折磨,或精神迷惘、抑郁,取轻生道路者以外,就多数人的通常情况而言,确实是“恋生惧死”的(当然,古今中外也有不少社会精英参透了人的生死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因此关于死亡的委婉词语,也就格外多。

关于死亡,汉语中有许多表述 *** ,如逝世、仙逝、弃世、辞世、亡故、故去、谢世、离世、去世、病逝、归西、驾鹤西去等。这些表述 *** ,表现了人们对于逝者的尊重,亦有对“死亡”的委婉表达性质。除了上面有一定书面色彩的词语,北京人还有多种口语化的关于死亡的委婉表达,如一口气儿上不来、有个三长两短、去八宝山等。

上述委婉词语、委婉表达方式的使用,跟逝者的身份地位有关,也与使用时的环境有关,使用者应慎重选用,不能随意乱用。

京城寻常百姓日常使用的委婉词语则要简单多了。北京话中关于小孩儿死亡的委婉语有“扔了”、“糟蹋了”,关于大人死亡的委婉语有“没熬过来”、“过去了”、“不在了”、“离开我们了”,有时还说“王家老了人了”或“李家老了人了”等。这些词语,都表现了人们对于逝者的惋惜和尊重。

有意思的是,北京寻常百姓近年最流行的关于死亡的委婉说法,跟英语、俄语中的关于死亡的委婉说法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如:

英语的委婉说法有:He passed away.

俄语的委婉说法有:Он ушёл (от нас).

北京话、英语和俄语关于死亡委婉表达的相似性和一致性,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心理上的共性特点。

跟死亡有关的地方也常用委婉的说法。如当提到“棺材”一词时,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死”,于是装殓死者的棺材被婉称为“寿材”或简说成“材”;装殓死者的衣服被婉称为“寿衣”,京郊有的地区还婉称为“装老衣裳”。

日常生活中,北京话中委婉表达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在有的场合中,北京人用出恭婉指大小便(出虚恭中医婉指放屁)、用走动婉指大小便、用夜里下地婉指夜间尿尿,脚盆儿、夜游儿婉指尿尿盆子,夜壶婉指男人用的便壶。北京话把生孩子说成是“养活孩子”,“养活”一词比“生”字更有明显的俚俗色彩;而“生”的委婉词为“添”。女人生孩子了有时被婉说成“占房了”,因为生孩子以后要坐月子,在屋里静养一个月。女人小产了则常被婉说成“小月了”,女子婚后从未怀孕被婉说成“从未开过怀儿”,寡妇改嫁被婉说成“朝前走”或“朝前欠欠身子”。

当说到对方或别人瘸或拐时,北京人常婉说成“你腿脚儿不济”或“他腿脚儿不济”,这比说“你瘸”或“他拐”要得体多了,也显示出了对别人的尊重。北京人把拉稀婉说成“跑肚”,把去厕所婉说成“去方便一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京津地区的青年女性把上厕所叫“去1号”,现在甭管男女老少都说“去洗手间”,言语间透着现代文明。

“蛋”在北京话中有“睾丸”义,因此北京地区将鸡蛋称为“鸡子儿”。卖鸡蛋的商贩称鸡蛋为“白果”,称鸭蛋为“青果”(旧时卖鸡蛋、鸭蛋的小商贩多挑担走街串巷,他们觉得如果说鸭蛋,等于在骂自己。这是因谐音忌讳而改称)。饭馆管炒鸡蛋叫“炒木樨”,管鸡蛋炒肉叫“炒木樨肉”,管鸡蛋汤叫“甩果儿汤”。由于“扯蛋”不雅,后来被人们逐渐转写为“扯淡”,这原是女性禁说的词,如今也已被一些青年女性当成口头禅了。

“浪”属詈(lì)辞,用来骂年轻女子。近些年一些不健康的语言成分浸染着北京话,有一次我外出打车,刚一落座,司机就播放了“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进青纱帐”的歌曲,这么说本身就很荒唐。殊不知不止是北京话,在北方其他地方的地方话中,“浪”也不是一个好词儿。

出虚恭

(sóng)song字常是长辈用来指斥自己的男孩子,男性用来指斥同自己年龄相仿的伙伴时用的,有时还用于私下评价某个男性。青年女性,尤其是未出阁的姑娘是禁用此词的,否则就属撒村,会遭到妈妈、奶奶辈儿的训斥。如今这个禁忌却被一些“勇敢分子”突破了,在公众场合,或在电视节目中,经常有青年女性大呼小叫地用这个词,这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北京话的语言禁忌中,“你”、“想你”二词的使用也值得注意。异性同事之间,即使年龄相仿,属于同辈,也不宜用“你”,而应该用“您”。因为用“你”会使人觉得二人太不客气,关系一定不一般,可能还有不正当的两性关系。“想你”一般用于亲属之间、长幼之间、同性朋友之间,不宜用于同年龄段的异性之间。

上述一些北京话的语言禁忌,对于年轻人或刚来北京生活、工作的人,可能不大了解,但对这些言语交际规则,还是应该有所了解的,否则就有可能使我们在日常交往中产生交际障碍。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次我去工厂学工,车间的一位女工跟一位男师傅交谈时,接连用“你”而不是用“您”来称呼对方,他们俩刚刚离开,旁边的一位女工就当着别的女工的面儿悄声骂她:“他们是什么关系啊?”这个例子说明,单数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使用,在一定语境中也是有禁忌的。因为异性间交谈使用“你”,表示二人亲密无间,毫不客气,多见于夫妻、情人间;“您”除了表示尊敬、客气外,还有保持两性距离的作用。

还应指出的是,有些词语的使用,总有性别上的差别。有的男性喜欢用,有的女性喜欢用;有的只适宜在男性范围内使用,女性范围内是不宜用的。这种差别是客观社会使然,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有人以反对封建、男女平等为借口,胡乱运用有性别使用差异的词语,这是错误的行为。

语言上的禁忌与委婉的表达,是我们的先人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在语言运用中逐渐总结出来的成果,不容我们随意将其舍弃。最近人们都在讲传统文化的回归,其实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使用上也有一个继承优良传统的问题。有人说,语言是变化的。所谓“变化”,是要淘汰那些过时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而那些反映深厚文化底蕴的精华部分,是不可轻易舍弃的。对于北京话的固有表达方式,亦应持此态度。

(原标题:语言禁忌与委婉表达)

来源:北京晚报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
tags:

关于我们

九五百科知识网每天更新各类百科知识问答,维新百科提供精准知识问答,行业知识问答,各种百科小知识解答,以及生活常识问答。学知识,必须九五百科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2 锐萌镇雪策划 · 网站地图 · 内容地图 · XML地图 ·吉林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吉ICP备202300028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