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症状(钩虫病症状有哪些)
【Hi,大家好!我是大尧,欢迎来到一猫日记科普栏目。】
说起危害猫咪的寄生虫,大多数铲屎官对此应该都不陌生。寄生虫可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种:
1、体外寄生虫常见的有蜱虫、跳蚤、耳螨虫、疥螨等;
2、体内寄生虫常见的有心丝虫、绦虫、球虫、蛔虫、钩虫等。
在以往的文章中,科普过许多关于寄生虫的知识,今天这篇文章讲一种治疗不难但二次感染几率高的猫寄生虫病——钩虫病。本文包括钩虫病的简述、感染途径、症状、诊断、治疗,以及一些预防方案。
友情提示:本文需要了解的重点知识已加粗,方便各位铲屎官阅读,如有兴趣欢迎通读全文。本文由一猫日记原创,禁止非授权转载、洗稿、抄袭,违者必究!
简单了解猫钩虫病猫钩虫病指的是由钩虫属中任意一种钩虫引起的以贫血、消化紊乱及营养不良为主要特征的寄生虫病。
钩虫属中包括许多种类的钩虫,感染猫咪的钩虫主要有猫钩虫(巴西钩虫)、犬钩虫、管形钩虫、狭头钩虫这四种。
因为钩虫常常寄生于猫咪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中,所以有的兽医也会叫钩虫病为十二指肠虫病。
猫钩虫病的特点:
1、可经胎盘/乳腺感染幼猫
许多小肠寄生虫都不能够跨胎盘及乳腺传染幼猫,但钩虫可以,做繁育的铲屎官需要了解。
2、可能会引起皮炎
虽然它是体内寄生虫,但通过皮肤感染时,可能会引起猫咪皮肤的局限性皮炎,大部分体内寄生虫不会引起皮肤症状。有时兽医也会根据此特点来诊断。
3、猫感染钩虫,典型症状为贫血
钩虫之所以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它可以引起任何年龄段的贫血症状。
猫咪会通过哪些途径感染“钩虫”?(重点)猫咪感染钩虫的主要感染方式有三种: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母源感染。
1、经口感染:老鼠是最常见的钩虫感染源,还有一些其他具备感染性的幼虫、食物、水源等。
2、经皮肤感染:皮肤接触具有感染性的幼虫,可能会发生感染,引起局限性皮炎。
3、母源感染:猫妈妈感染钩虫,猫宝宝也会通过胎盘、母乳等方式受到感染,产生严重症状, 甚至死亡。
猫咪感染钩虫会产生哪些典型的临床症状?仔猫(2月以下)感染钩虫的临床症状比成年猫严重地多,包括持续性腹泻、黑色粪便(伴随 腐败恶臭,有时会发生血便)、呕吐、体重减轻或不能增重、贫血及因贫血产生的衰弱、无食欲、黏膜苍白、脱水等症状。
许多成年猫感染钩虫不会表现临床症状,但也有部分猫表现出持续性消瘦、喜卧、毛发无光泽、腹泻、呕吐、贫血等症状,有一些猫会表现为食量增加但体重下降的症状。
如果感染方式为皮肤感染,可能会产生局限性皮炎,比较容易继发细菌感染产生脓包。
兽医会如何诊断及治疗猫钩虫病?兽医诊断方式主要以检查虫卵为主,可通过粪便浮集法或者生理盐水涂片检查法来进行。
然后进行红细胞积容、总蛋白及血常规检查,可以得出猫咪是否贫血的信息,这一步即能辅助兽医确诊钩虫病,也能帮助兽医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猫钩虫病可分两种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1、病情较轻
直接使用拜耳、海乐妙等驱虫药驱虫即可。
2、病情较为严重
驱虫的同时还应对症治疗(例:贫血、钩虫引起的肠炎/肠内出血、营养不良等症状),通过输血、液体疗法(输液)、止血药物及肠粘膜保护剂等治疗方式。
注意:一般需要二次治疗,是为了杀灭在开始治疗时受到限制而从虫卵/幼虫产生的新的成虫。
预后:绝大多数猫患钩虫病的预后都非常理想。
防止猫二次感染钩虫病的有效措施为了避免再次感染,有一项措施我认为必做:消毒!
因为即使猫咪体内钩虫已被杀灭,但猫咪通过排泄的方式留下的残留在环境中的钩虫依然可以再次感染猫(钩虫病二次感染率高的原因),所以在治疗结束后,消毒措施必不可少!
可使用硼酸钠每10㎡以5kg的浓度杀灭环境中的钩虫幼虫,也可以使用二氧化氯类消毒液。
综上,猫钩虫病的知识点到此结束。
预防猫咪感染钩虫,可通过这四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
1、保持环境卫生,勤打扫,及时清理猫咪粪便。
2、定期驱虫,三个月一内驱,六个月一外驱。
3、定期消毒,一月一次,可使用二氧化氯+紫外线的方案。(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详细科普过,有兴趣的小伙伴点击蓝色字体)
4、室内养育,避免室内外散养。老鼠为常见感染源,纯室内养育可以规避这一风险,也能避免许多意外发生(高空坠落、车祸、中毒类疾病、动物攻击、被别人抱走等)。
总的来说,猫钩虫病治疗并不难,避免二次感染及预防措施才是钩虫病的关键!
【一猫日记,专注科普正确养猫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参加活动:#好好宠它##养宠大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