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鬣蜥(绿鬣蜥分布情况)
文: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8月14日国际蜥蜴日International Lizard Day
在自然界,蜥蜴是仅次于鸟类在全球分布最广泛的动物类群:除了南极、北极和少数岛屿,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蜥蜴不会飞行,运动能力也有限,它们征服地球的秘诀,就在于其特殊的身体构造以及进化形成的各种适应性行为。大部分蜥蜴是肉食性的,今天我们专门谈谈蜥蜴家族里为数不多的“素食者”——绿鬣蜥。
成年鬣蜥
绿鬣蜥(Iguana iguana)貌似恐龙,但性格却很温和很少主动攻击人类和其他动物。
绿鬣蜥幼体
绿鬣蜥原产于中美洲、南美洲、加勒比海及北美洲佛罗里达等地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干热的森林以及稀树草原等地。
绿鬣蜥是自然界的伪装高手,它们野外的天敌并不多。然而,其鲜亮的外表、炫酷的外型以及温顺的性格却给它们带来致命威胁。原因就是绿鬣蜥深受爬宠爱好者的青睐,导致野生绿鬣蜥被大量捕捉和贸易。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绿鬣蜥的第一大饲养国, 1995年美国进口的绿鬣蜥数量高达百万只。弗罗里达州虽然也有绿鬣蜥分布,但该州每年依旧从中南美洲进口上万只绿鬣蜥。CITES的出口配额记录显示,从1997年至2012年的15年间,总计有超过500万只绿鬣蜥活体从原产地中美洲被出口,平均每年超过30万只。近年来,绿鬣蜥在中国野生动物宠物市场也越来越常见。
绿鬣蜥被人类饲养的时间不过几十年,即便是人工繁殖的个体,它们本质上还是野生动物。对野生动物最好的保护当然是把它们永远留在大自然里。出于喜爱,把野生动物当作宠物饲养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因为这么做不仅影响动物的福利和生存,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饲养绿鬣蜥可能违法。
绿鬣蜥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其活体和制品的国际贸易都受到公约的严格监管。在我国,绿鬣蜥同样受到《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随意买卖和饲养绿鬣蜥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绿鬣蜥对食物和环境湿度、温度以及光照的要求都很苛刻,并不适合作为宠物饲养。
绿鬣蜥最适合生活在中美洲高湿高热的雨林之中。然而在中国,尤其是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完全无法满足它们对温度和湿度的需求。鬣蜥在干燥的环境里会出现脱皮困难,而无法自然脱落的皮肤不断积累会变成厚厚的死皮,不仅影响鬣蜥的活动,也为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滋生提供了温床。
蜥蜴是冷血动物,需要从环境中摄取热量以完成必要的生理代谢和日常活动。温度过低会导致鬣蜥拒绝进食,体质下降。虽然,部分有经验的饲主会给鬣蜥配备恒温箱、加温灯和水盆,但经常发生恒温灯烫伤鬣蜥,或滋生细菌和寄生虫。总之,人工饲养环境很难模拟绿鬣蜥的野外自然环境,导致绿鬣蜥极易患病和死亡。
绿鬣蜥死皮/烧伤
绿鬣蜥虽然以植物为食,但对饮食的要求却很高,野生绿鬣蜥的食谱包含100多种不同植物。热带雨林植被丰富,绿鬣蜥的食物选择也丰富多样。钙磷元素对绿鬣蜥异常重要,在自然环境中绿鬣蜥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取食满足身体所需。然而在人工饲养环境下,饲主提供的食物种类有限,经常导致绿鬣蜥患低钙症或低磷症。
进食的绿鬣蜥
低钙病也是人工饲养的绿鬣蜥常见的一种疾病。除了跟饮食结构不平衡有关外,缺少日晒也是重要的诱因。在室内,饲养的鬣蜥通常得不到足够的自然光照,虽然有些饲主会在饲养箱里配备UVB聚热灯,但照射时间过长却危害绿鬣蜥的健康。
得了MBD的绿鬣蜥关节肿胀
断尾逃生是很多蜥蜴遇到危险时的一种逃生策略,绿鬣蜥如从。一些饲主却无视鬣蜥意愿,喜欢把它们抓在手上把玩,导致不少绿鬣蜥受惊并因此断尾。
断尾鬣蜥
此外,绿鬣蜥非中国本土物种,逃逸和遗弃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虽然绿鬣蜥幼体小巧可爱,但它们可以在短短三年内生长到1.2至1.5米,普通居民往往无法继续为它提供足够的饲养空间。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绿鬣蜥的部分皮肤会褪色,让很多最初被其漂亮的体色所吸引的饲主失去兴趣,从而转卖或遗弃。
颜色不再鲜艳的成年鬣蜥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绿鬣蜥的入侵已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及经济损失。以波多黎各为例,虽然位于中美洲,但原本没有绿鬣蜥的分布。1995年台风玛利亚将一些鬣蜥从邻近岛屿带到波多黎各部分岛屿上。因为缺少天敌,这些绿鬣蜥开始在岛上大量繁殖,波多黎各本地农作物因此受到严重破坏。
同样的事情也曾在夏威夷岛、斐济岛等多地发生过,当地植被也都受到了严重破坏。中国台湾是亚洲最早开始饲养爬宠的地区之一,十几年前绿鬣蜥就进入了台湾市场。因人为放生和遗弃,目前绿鬣蜥已在台湾形成野生种群。因为缺乏天敌,绿鬣蜥大肆繁殖,不仅破坏当地植被,还曾经被报道过在河堤上蛀洞,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綠鬣蜥在二林溪土堤挖洞
野生动物,并非宠物。喜爱不能错爱。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呼吁:
01
不购买、不饲养野生动物作为宠物
02
发现网络平台交易信息,立即向当地森林***等执法部门举报
03
不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在大自然中欣赏它们的美
04
保护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
野生动物只属于大自然。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