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的寓意(黄色的寓意和代表)
大家好,我是昂热,今天和大家聊一个大多数人都很感兴趣的话题—“黄色”嘿嘿。
在古代,老祖宗们对黄色那叫一个推崇,尤其是唐朝。
人们把那种“土里透金、金融于土、似土似金”的颜色,叫做【帝王黄】。
这种明黄色只有皇家才能用,甚至文武百官、诰命大臣都不行,平民老百姓想都不要想。
唐玄宗李隆基
皇帝的龙袍、龙椅,用的餐具、瓷器,御赐的马甲、出行的轿子、皇宫的琉璃瓦等等,无不彰显着黄色的气派与尊贵。
那为啥这么尊贵的颜色到了现代会成为了【色情】的代名词呢。
如今的意思其实来自于西方。
1894年的时候,英国有一个杂志,名字就叫《The Yellow Book》(黄杂志)。
图片来自网络
杂志的内容是一批被称为“颓废派”的画家、诗人、散文家、小说家等等,内容稍微有点色情擦边,不能算得上是淫秽。
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巧合,让人们对这本书产生了误解,使得“黄色”与性、色情、恶俗等等概念发生了联系。
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这仅仅算得上是一小部分原因,主要原因来源于美国。
19世纪末,美国两大报业《世界报》跟《纽约日报》撕逼大战,天天标题党,为了阅读不管不顾,甚至经常把新闻内容改的亲妈都不认识。
至于有多标题党,打开浏览器,就内味儿。
女孩昏迷后,竟被七个侏儒拖入森林做那事儿......
——《白雪公主》
当时《世界报》中有个漫画栏目的主人公是个穿黄色睡袍的小男孩,内容就是一些色情、犯罪的内容,但是特别受美国人喜欢。
世界报就借助这个黄孩子加上各种绘声绘色、耸人听闻的报道和对政治腐败的攻击,赢得了全美最大的发行量。
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纽约日报》的老板可是美国矿业巨头之子W.R.赫斯特,用钞能力把《世界报》“黄孩子”的作者直接挖过来了。
这两家报社的撕逼导致了uc标题的低级新闻广为流传,再配合上“黄孩子”的形象,人们就管这类新闻叫做【黄色新闻】。
民国初期(20世纪初),虽然帝制崩塌,但是黄色的尊贵寓意并没有随之消亡,反而继续流传了下来,黄色也还是正面的词汇。
一开始,黄色新闻进入国内,也并不是指的就是淫秽色情内容,更多的是一些铺张扬厉,绘声绘影,以吸引读者的社会新闻。
之后近代中国因为各种战乱民生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下,享乐主义悄悄地流行开来。
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种【不可描述】的内容,就借鉴美国描述低级新闻的【黄色新闻】,来描述一些色情的出版物为【黄色杂志】。
于是,在1946年前后,黄色的含义开始变成 *** 的内容。
甚至黄色慢慢发展成了一种侮辱性词汇,比如:“东亚病夫”、“黄祸”等。
黄色就从那时起,从最为尊贵的色彩,变成了淫秽、肮脏的代名词。
说到这里我真的挺难受的,要知道现在国外,“blue”才是代表 *** 的意思。
比如“blue movie”,这个短语不是“蓝电影”的意思,而是指 *** 电影,18岁以下不准看的电影。朗文词典给出的解释是 a film that shows a lot of sexual activity(一部展示很多性行为的电影)。
我们的传统文化就这样被带跑偏了,现在的年轻人还津津乐道。
其实中国文化一直就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比如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过中国传统节日反而去过圣诞节,不过七夕去过情人节。
很多人就算不爱喝咖啡,也要点上一杯,拿在手上认为是时尚的代名词,有多少人又会去静下来沏一杯茶。
黄色是我们的大地母亲的颜色,也是我们皮肤的颜色,黄帝是我们的始祖、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我们既然是黄色的人,就应该保持黄色的纯洁,发扬我们黄色的精神,光耀我们黄色的华彩。
我真的很希望我们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要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