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谢谢你原作恳请适时使用此曲(请你听我说谢谢你这首歌)
“小姐,请问一下有没有卖半岛铁盒?”
“有啊,你从前面右转的第二排架子上就有了。”
“哦,好,谢谢!”
“不会。”
这是20年前,周杰伦歌曲《半岛铁盒》MV的经典开头。推门声,风 *** ,和软糯的台语女声,交织混响在80后的集体记忆中。
其中,“不会”作为“不用谢”之意,和《流星花园》等台式偶像剧对白一起,成为当年争相模仿的“台湾腔”。
而在文具店、精品店里,衍生出各种半岛铁盒元素的音乐盒、notebook、带锁日记本。
《半岛铁盒》是周杰伦2002年7月发行的专辑《八度空间》中的一首主打歌,副歌部分“为什么这样子,你拉着我说你有些犹豫”曾被唱得街知巷闻。
现在,这个场景又回来了。
最近,你也许已经在各短视频平台看到这样的桥段:
第一人称视角,拍摄者(往往都是年轻女网红)来到饭堂阿姨、各路商贩老板面前,轻描淡写地问上一句,“老板,有没有卖半岛铁盒?”录得对方一脸错愕,任务完成,小视频一键上传。
抖音上关于“半岛铁盒”的视频
“你懂半岛铁盒吗?”
很快,就上了热搜。
昔日的流行符号,今天成了一个“古早梗”。
流行文化就是一部断代史
3月20日,另一位属于“90后集体回忆”的歌手汪苏泷,在B站发布了一条视频,直接名为《你懂半岛铁盒吗》,翻唱了周杰伦此曲。
该视频很快成为B站热门,点击量迅速破百万,六千多条热情的网友留言里,有相当多的听友表示,“这歌我第一次听”,“我是00后,我因为最近的梗才知道这首歌”,“这么好的歌应该被更多人听到”,等等。
歌手汪苏泷翻唱半岛铁盒
在00后这个群体,“不识半岛铁盒”绝非孤例。去年的“冷门歌手孙燕姿”就让80后哑然失笑了一回——一位年轻网友在论坛中发帖,以发现新大陆的口吻说,自己发现了一位冷门歌手,名叫孙燕姿,曲风多变,真是宝藏云云。
此事当时也掀起不小的波澜,而“半岛铁盒”的老梗翻新,则让世代文化的割裂成为必然。
可以断言:流行音乐(流行文化)就是一部断代史。
60后、70后眼中,最Top天王天后为费翔、毛阿敏。在娱乐生活单一化的年代,他们是媒体渠道高度集中的产物,只需要春晚的3分半钟,《春天里的一把火》就能烧一个春夏秋冬;或是仅靠一部万人空巷的电视剧,如《篱笆·女人和狗》,主题曲就能被唱得街知巷闻。
而在80后一代,随着城市化进程及青少年文化的兴起,音乐变成商品,在市场上快速地流通起来,上一代的王子费翔很快被抛弃,周杰伦、孙燕姿轻易征服了当时的年轻人。我们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Teenage Music。
为此,生于千禧年后的Z世代,他们用力去拥抱蔡徐坤、The9等年轻偶像,拥有属于自己的时代icon,这似乎也是历史发展规律。流行音乐作为时代的晴雨表,记录的正是过去数十年我们翻天覆地的变化。
被大数据和算法改变的一切
且慢,周董真的已经不行了吗?
我们看一组数据:
Apple Music所发布的中国大陆年度最热歌曲
这是2021年12月时,Apple Music所发布的中国大陆年度最热歌曲100首(截取部分,非按热度排序),周杰伦共有54首歌曲入榜,《半岛铁盒》也赫然在列。TOP10中,除了第六名是 Justin Biber 的《Peaches》,其它全部都是周董的歌曲。
根据《新音乐产业观察》的统计,在同一份榜单里,2019年,周杰伦的歌曲占比是35%;2020年,周杰伦歌曲占比是44%。也就是说,过去三年里,周杰伦不断升温。
考虑到iPhone为中国最畅销的手机,且千禧一代向来是消费的主力,Apple Music的这一份热歌榜单具有很强的参考性。当然,Apple musci没有被神曲“污染”,也是周董“脱颖而出”比较重要的原因。
这也是歌迷所说的:周杰伦还能再战十年!
周杰伦一方面继续实现了流媒体时代的制霸,在年轻人中同样有着巨大影响力,为什么会出现“00后不识《半岛铁盒》”的状况呢?
答案很简单。
听歌的方式变了。
周董确实为华语流行音乐中的new classic,创作之初虽是青少年流行曲,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证了其经典性。尤其是早期的三张创作,《Jay 同名专辑》《范特西》《八度空间》,是他艺术生命力最蓬勃、作品公认最具才华的阶段,专辑中每一首歌都被步行街里所有商铺反复播放。
嘿,我们刚说到专辑(album)对吗?作为人类音乐史上“古老”的歌曲打包销售模式,专辑概念随黑胶唱片诞生。当我们发明了密纹唱片,用Long-Play为其命名(即为俗称的LP唱片)时,为了填满单面25分钟、双面50分钟的时长,把若干首歌曲打包成一块的“专辑”由此诞生,并一直延续到磁带和CD里。
在数字音乐流媒体时代,我们摆脱了实体媒介的桎梏,想听什么,随手就能点开,音乐传播变得自由,专辑这种内容组织形式对于普通听众来说已失去意义。简单地说,没有人再听专辑了,我们只需要歌单(Playlist)或排行榜(charts)。《半岛铁盒》作为周杰伦“最红的十首歌”之外的作品,就这样被00后所遗漏,并不是什么出奇的事。
00后当然知道周杰伦,对《青花瓷》《爱在西元前》《简单爱》等大金曲也不陌生。但他们并不会主动找来20年前的《八度空间》专辑,按下播放键,从第一首《半兽人》开始从头听到尾——这种听音乐的方式早就过时了。
现在听音乐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就像前面有网友在汪苏泷底下留言的:年轻人都是看短视频刷的快餐歌曲啊!
被大数据、标签、算法、去中心化哺育成人的Z世代,不再有被强塞“中学生必看的100本书”、“大学生必看的100部电影”等,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必看/必听/必读”的东西,他们的社交网路被推送的也全是最符合自己原本兴趣口味的内容,这种高效率的投喂方式无形中也在每一个人之间筑起了一道防火墙,让大家安于在舒适圈内打转,对外部世界感知力逐步退化,这也是“冷门歌手孙燕姿”的由来。
文化考古风潮让经典重现
2021年底,由腾讯音乐集团颁布了该年度的十大热歌,里头全是《白月光与朱砂痣》、《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等短视频平台流行的爆款歌曲。这些歌曲的共性是均有非常明确的洗脑旋律片段和极富记忆点的歌词,触达用户的效率极高,甚至可以用“具备抓手”来形容。
腾讯音乐颁布的2021年度十大热歌
依托流量玩法,这些歌曲在过去的一年里,于短视频上所获得收听量确实要高于周杰伦的单首作品。
年轻一代接受讯息的习惯已经被训练得极度畸形化,像巴甫洛夫的狗,几秒钟的不如意,就会把眼前的这条视频划走。没有机会辩解,更加没有闲工夫把一张专辑的歌从头到尾往下听。
20年前,我们无论走到步行街哪家商店,都能传来周杰伦用含混不清的咬字唱出“为什么这样子”。老板们都很讲武德,虽然买的是盗版CD,也是从头到尾轮着播,每首歌都有公平的机会,也从不切歌。
而现在,但凡在网上冲浪,必定躲不开上述的这些歌,这也倒罢了,但你总不能来来 *** 都是那一句,“白月光在照耀,你才想起她的好”吧?
除了感慨世代交替所伴随的遗忘,另一方面,我们又发现Z世代在热烈地拥抱着上世纪80、90年代,我们称之为“黄金时代”的文化遗产。以B站为例,87版《红楼梦》一直都是热门剧,“在B站刷红楼梦”成为文化现象,弹幕中除了“黛玉身段太好了吧”类别之外,也有大量关于红学的讨论,各种关于《红楼梦》之饮食、服饰、妆发的二创视频数之不尽。
若你说《红楼梦》是沾了年轻人喜欢的国潮风,那TVB的老港剧热是否也要归结于复古港风?从《醉打金枝》到《陀枪师姐》再到更小众的《恋爱自由式》,各种解说、cut段层出不穷。
在流行音乐层面,复古同样是一种风潮,盛行于上世纪80年代的city pop、disco等风格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
近几年的复古风/考古风在情理之中。内容生产者们(无论是影视、音乐)为了迎合大数据的匹配,生产出作品大都同质化,缺乏个性与创造力,因跟风而带有很强的局限性,“短视频十大热歌”便是典型例子。当年轻一代回过头来,猛地发现原来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用“老式手工作坊” *** 出来的东西,水平竟是如此之高,自然会有慕古的心理。
近期,许多关于《半岛铁盒》的解说再挖掘视频中,纷纷采用了“你想不到20年前的歌是这种水平”的口吻,也完全能理解那一位偶然间发现孙燕姿竟然如此精彩的同学,当时是怎样喜出望外的心情。
世事就是这么奇妙,你没有办法去摁头,在教科书外强制要求年轻一代要听什么、要看什么。如果你的东西足够好,好到像《半岛铁盒》那样,它总能通过不同的方式重新被翻出来,哪怕是闹哄哄的玩梗视频。
“没有任何理由能为一张唱片的价值而辩护;它用自己的幸存为自己辩护。”
《半岛铁盒》就是这样的幸存者。
华语音乐又又又药丸?
3月22日,国际唱片协会IFPI发布了最新全球音乐报告,2021年全球音乐制品市场增长18.5%,总收入为259亿美元,首次超过了1999年的巅峰期(241亿美元)。
中国(内地)超过韩国,上升到全球第六位,并在历史上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
国际唱片协会IFPI发布的全球音乐报告历年对比图
从表中可以看出, 全球音乐制品市场总收入在1999年达到巅峰期,随即开始下滑,直至2014年down到谷底。2015年开始略有回升,此后就是艰难的爬坡期,每年增长一些,去年总算赶上了22年前的巅峰期。
难怪十几年前就有人发出“音乐已死”的哀鸣,而“华语音乐药丸”的感慨一直没断过。“药丸”的论调,其实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传统音乐市场的不景气,二是当下的音乐作品越来越差。
从上世纪末,就不断有新兴事物出现,取代传统渠道及载体(如磁带、CD、唱片等实体)的获取方式,如ipod、MP3、彩铃、音乐网站,一直到现在的各类音乐流媒体。
2021年全球录制音乐收入细分
从IFPI的数据可见,最明显的增长来自于流媒体的付费订阅用户,即Apple Music上那些不断地听回周杰伦的用户。
互联网既杀死了传统音乐渠道,也给了音乐新生。
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教师孔德罡曾把周杰伦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统治性的成功归结于其开创性的“图像式音乐”:李小龙、双截棍、日本伊贺流忍者、吸血鬼古堡、半兽人、教父、唐人街、米兰的小铁匠、印第安老斑鸠……
这些赛博空间中的图像符号被周杰伦重新编码,原本只属于电影、游戏、漫画的世界被音乐打通,这些流行元素恰恰与80后、90后两代人探索世界的脚步同频。
进入2010s后,社交网络充分打开了新一代青年的视野,周杰伦在文化上的审美已经不具开创性,这让周杰伦的“图象式音乐”变得老气,逐渐跟时代脱节。
没想到,进入2020s,年轻世代再听回周杰伦时,他们也许不像上一代人那样,对“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样的歌词感到新鲜,但依然能强烈地感知到周杰伦在旋律写作上的天赋,尤其是和当下快餐歌曲相比,高下立见。
可以预见的是,周杰伦自己不仅会继续长青下去,也同样会激励着新一代的音乐人们不断努力创作。周杰伦告诉了大家一个简单的道理:只要把音乐做好,成功自然会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