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垫和伏笔的区别(埋下伏笔和做铺垫)
“初中不用分那么多,铺垫和伏笔能写出一点就能够得分了……”
我相信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有会遇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在对那些实在分不清的学生说这个不易区分,而且在考试中能够写出一点来就能得分。
然而,学习不能模棱两可,就像相声里面说的一样,如果眼睛和鼻子坏了,那么我们可能听到开饭就奔着洗手间去了,如果不想在脏地方吃午餐,我们就要找到视觉和嗅觉,这就是要掌握区分的办法。
知识分析
其实伏笔和铺垫的区分没有那么难,我们只要掌握四点就可以轻松的分辨出来:
一、伏笔是点,铺垫是面
伏笔篇幅短,很小的一个点,只是一笔带过没有渲染、烘托和环境描写等出现,铺垫篇幅较长,包含了渲染烘托、环境描写等作用。
二、伏笔和答案离得远,铺垫和所铺垫的内容离得近
伏笔和答案揭晓的距离很远的,有时候甚至开头埋下了,文章结尾才出现答案,更有甚者是铺垫距离下文很近,刚铺完就说下文,绝不会出现开头铺完了,结尾才说要铺垫的内容。
三、伏笔抖出来以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铺垫给人的感觉很平淡,就像正常发生了一样。
伏笔在答案没有揭晓前,在文章中是没用的,我们根本看不出来,比如林冲买刀,只是在前面文章里提了一句,他买了一把剔骨尖刀,后来就绝口不提刀的事,等到他格杀陆虞侯的时候从手边抽出一把刀来,这时候我们才知道他买刀的用途;还有一篇文章《向日葵》,女儿平时是一个很守时的人,结果和父母约饭却迟到了,问她也不说原因,文章的结尾母亲看桌子上的花以后才知道原来女儿是为了给母亲买花才迟到的,为了给母亲惊喜,当然不能说迟到的原因了。
《我的叔叔于勒》里面用了很长的篇幅做铺垫,全家人都在想海外的叔叔回来了会给家庭带来好大的利益,结果在船上看到叔叔是个贫穷的伺候人的水手,大家心情一落千丈,甚至都不想认他。篇幅!注意篇幅!!!
最后给大家另一个思路:
从语文的字面分析来看,“伏笔”就是潜藏下来的一笔,像间谍一样,要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否则一眼被人看出来了还做什么间谍(电影里面的007都是瞎扯,一眼就让人看出是间谍了还混什么!)等到身份被揭穿了大家恍然大悟,哦!原来间谍是这小子;“铺垫”就是铺路垫路,我们铺了半天路,垫了那么多石头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紧跟着的路能顺利的修好,下文能顺利的进行,否则铺垫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