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飞行员空中发病乘客接管着陆(法国飞行员在上海确诊)
我们大家都对去医院门诊看病不陌生,都知道挂号排队,然后按照先后顺序等候就诊。然而,也有一些曾经到急诊看病的患者回来抱怨,怎么总有人插队呢?身体不舒服了,不想去急诊,可以在家先扛一扛吗?自己病得重不重,该如何判断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梅雪日前做客“健康大家谈”直播间,针对公众关心的急诊看病相关问题进行了权威解答。
1急诊看病为何总有人“插队”?
梅雪:这是因为急诊与门诊是有区别的。门诊患者大多病情平缓,所以就诊就按照先后次序,谁先挂号谁就先见到医生。但是在急诊科,有些患者属于急危重症,其救治是刻不容缓的。
有些疾病只是急,但是不危险。比如高烧39度,也很急,但是患者大多没有生命危险。即便是相同的症状,疾病的危险程度也不同。例如,同样是胸痛,有的胸痛可能是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等引发,疼痛也很厉害,但是医生检查后判断,这个胸痛还不足以致命,与心梗等危急重症引起的胸痛不一样。因此,急诊患者要按照疾病分级来区别对待。危急重症患者自然应优先得到救治。
医院急诊科都有一套科学的分级标准,什么样的患者出现了什么样的症状,通过科学且客观地分级后,才能说哪位患者病情更重。急诊实行的是分急诊疗,级别越高的患者意味着病情越重,就会被优先处理。如果哪位患者到急诊后并未得到优先处置,其实应该庆幸自己的病情尚且没有生命危险。
急诊科允许“插队”实际上是为了挽救生命,希望大家以后到急诊就诊也能对突发的“插队”情况多一分理解。
2自己感觉特别难受,算不算病得重呢?
梅雪:一些危急重症患者是不能等待的,必须立刻得到救治,那大家肯定想知道,病得重不重,到底谁说了算,我自己感觉特别难受,算不算病得重呢?
一般情况下,到医院急诊后,患者要先接受分诊和分级。护士会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并通过询问疾病的相关情况,对疾病做一个科学的分级。护士会按照科学量表,对患者进行打分,一般分值越高,意味着病情越严重。有一些自我感觉特别痛苦的患者,通过分级后可能发现病情并不十分危急。
当然,有一些病情危重的患者,即便不做分级也能马上判断需要紧急救治,例如患者已经昏迷,病情一目了然,不必再等着分级。分级最大的意义是在那些看着并不严重的疾病中,识别出那些潜藏的风险。急诊科医生也是通过科学的分级,让真正的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护航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
3身体不舒服了,可以扛一扛吗?
梅雪:其实,我们平时绝大多数的身体不舒服,都算不上危急重症,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急诊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不舒服,都可以在家扛一扛、等一等呢?
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等待。有一些危急重症,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感觉可以忍,但病情发展却非常迅速,如果不及时就诊就可能错过最佳的诊疗时机,甚至危及生命。这些危急重症中绝大多数都是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称为“时间依赖性疾病”。以脑卒中为例,发病后的三四个小时是救治的时间窗,一旦错过患者的预后会很差。因此,一旦怀疑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尽快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本文根据直播内容整理)
医者名片
梅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急诊党支部书记,2004年-2005年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及PITIE-SALPETIERE医院做访问学者,在心肺复苏、多脏器功能衰竭救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科研和教学经验,近年来在急诊信息化建设、急危重症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第二主持人)、北京市医管局杨帆课题、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课题等科研基金的研究,第一作者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主编、副主编论著4部,近年来积极倡导医学模拟培训,并创建“Simteacher-医学模拟导师课程”,2011年荣获“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称号, 2018年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
“健康大家谈”简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推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支持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科学的健康科普知识,2020年初,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向社会公布了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为动员专家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形成系列品牌,专家库管理办公室将开展“健康大家谈——国家健康科普专家系列直播活动”,由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平台具体实施,力争聚合国家级专家资源,打造精品科普栏目,并通过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矩阵进行推广,扩大权威科普内容传播。
策划:方彤
文字:王建影
编辑:王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