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春(吉春亚教学实录北京的春节)
随着电视剧《人世间》在央视一套的热播,网络上对这部热剧的讨论也众说纷纭。有人说,《人世间》就是伤痕文学,作者的目的就是揭露和抹黑曾经的那个时代。甚至有人还怀疑电视剧中人们生活的环境,认为城市中不会有那样的平房区。其实,说这种话的人,要么是没有阅历的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要么是一些虽有阅历,但却不想说真话的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类似于电视剧中的居住环境,不但在六七十年代的城市里很普遍,甚至在八九十年代还有很多,这就是城市中的“棚户区”。这样的棚户区直到2000年之后,通过相关的“棚户区改造”政策逐渐消失,这是我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的实事。
还有人说,那时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是兴高采烈,欢天喜地,在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中走向兵团和农村的,而《人世间》里周家老大去兵团,父亲去三线却是难舍难分,不愿分离。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想告诉大家,理想、 *** 无论什么时代都是年轻人不可或缺的成分,但是当人们面临骨肉分离时,再高尚的情操都抹杀不了人伦和感情,当父子、兄弟、夫妻都天各一方时,那种思念、无助和煎熬是谁也无法回避的。
在电视剧《人世间》中周家父亲去了重庆建设三线,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背景,六十年代,中苏交恶。东北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此地集中了很多军工,能源企业,为避免与苏联发生冲突,造成损失,高层决定将一些重要的军工企业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内地和西部山区,大批的东北国企工人也随企业转移到三线。很多三线工程虽由企业承担建设,但却由军队管理,因此,电视剧中出现了一个 *** 干部来表扬工人的镜头。我所在的部队就曾是迁往三线的国企,职工穿上军装成了部队,被称为“ *** 工”,改革***后,我们部队在1983年脱下军装“兵转工”变成了国企。
有人说,《人世间》是抹黑那个时代的伤痕文学,是历史虚无主义,我以为这种说法纯粹是指鹿为马。电视剧《人世间》是根据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原著《人世间》荣获2019茅盾文学奖,小说所描写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改革***前的六七十年代。作为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我认为这个故事是真实的。由于文学创作不是喊口号,不是说大话,不是唱赞歌,需要描写人物的命运起伏,就要挖掘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当然就要描写生活细节,这就是《人世间》中的人性。因此,一个写了真实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生活细节的作品,就是具有人性的作品,不仅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而且是现实主义;讲述真实的历史故事,不仅不是抹黑时代,而且更接近于纪实。告诉大家一个基本常识,如果《人世间》是什么抹黑时代,能获得茅盾文学奖吗?如果是历史虚无主义能在央视一套播出吗?
那么,电视剧《人世间》难道就完美了吗?当然不是,我觉得电视剧《人世间》最大的瑕疵在于故事发生地的江辽省吉春市这个奇怪的地名。我们都知道,作家梁晓声是哈尔滨人,他创作了多部知青题材的作品,如《雪城》、《年轮》都曾改编为电视剧热播,描写的都是发生在他的家乡哈尔滨的故事。《人世间》也应该是发生在梁晓声熟悉的家乡。虽然大多数人都没读过原著,但是,我相信作者不会编出那么一个听起来很奇怪的地名——江辽省吉春市,这个地名一定是电视剧编剧和导演的杰作。其目的无外乎想告诉观众,故事发生在东北,但又不好说是东北哪儿,于是,编造了一个江辽省吉春市。这里的江可以代表黑龙江,辽当然就是辽宁了,吉春就是吉林长春,妥妥地包含了整个大东北。
可是,电视剧中的松花江酱油厂却已经点名道姓地证明了故事发生地,要么是吉林,要么是哈尔滨。还有就是其中的一句台词说,“还是我们东北凉快”已经告诉了观众,故事就发生在东北。根本没有必要特意设置一个省市为故事发生地。另外,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也没必要说明地点,读者或观众在阅读和观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剧情和故事描写都能感受到故事发生地在哪里。因此,我说,电视剧《人世间》中最大的瑕疵是剧中地名——江辽省吉春市。但总体而言,《人世间》是一部好作品,我下一步准备看看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