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的特点(川剧有哪些独特的特点)
川剧是流行于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的戏曲剧种,历史悠久,影响遍及全国。川剧属于多声腔剧种,主要包括昆腔、高腔、胡琴戏、弹戏、灯戏五大声腔,即所谓的“昆、高、胡、弹、灯”。高腔是川剧的主体声腔,主要流行于川中、川南一代,源于江西的古老戏曲声腔弋阳腔,也被称为“清戏”,明末清初已传人四川境内。高腔在保持原有的“一唱众和”的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又从四川本土的秧歌、号子、神曲、莲响中汲取了大量营养,最终丰富和发展了“帮、打、唱”紧密结合的特点,形成具有地域风格的四川高腔,并在川剧中居于最重要地位。
昆腔,由江苏传人四川,并在四川演变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昆腔艺术,被称为“川昆”。胡琴戏,又称“丝弦”,主要盛行于川西一带,源于安徽的徽剧和湖北的汉剧,也吸收了陕西的汉调二黄的艺术成分,并通过“坐唱胡琴”和舞台演出与四川方言和川剧锣鼓相结合,在腔调与音乐伴奏上产生了大量变化,形成了独具四川风味的胡琴戏。弹戏,也叫乱弹,又称“盖板子”、“川梆子”,因用盖板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以梆子击节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川北各地,源于陕西的秦腔。
川剧《牧虎关》
秦腔由陕西传入四川之后,与川北的灯戏、高腔长期其处,艺术交融,又采用四川方言,逐渐形成了具有四川风格的梆子戏——弹戏。与其他四种声腔不同的是,灯戏诞生于四川本土,漂于四川民间的迎神赛社时的歌舞表演,是古代巴蜀传统灯会的流变。清代乾隆年间,灯戏在吸取其他艺术的基础上,发展为川剧五大声腔之一,以表现俚俗故事见长,在川北一代极为兴盛。高腔、昆腔、胡琴戏、弹戏、灯戏,在长期的交融共处中,最终形成了川剧这一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多声腔剧种。
《黄袍记》
川剧传统剧目众多,有“四柱”、“五袍”、“四大本头”、“江湖十八本”等不同说法。其中,“四柱”指的是《炮烙柱》、《碰天柱》、《水晶柱》、《五行柱》;“五袍”指的是《白袍记》、《黄袍记》、《青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大本头”指的是《琵琶记》、《红梅记》、《金印记》、《投笔记》;“江湖十八本”则指的是《荆钗记》、《幽闺记》、《玉善记》、《彩楼记》、《峦钗记》、《三孝记》、《三元记》、《槐荫记》、《白罗衫》、《白鹦鹉》、《百花亭》、《葵花井》、《聚古城》、《铁冠图》、《全三节》、《汉贞烈》、《五桂联芳》、《蓝关走雪》。
川剧传统剧目中有很多剧目已在其他剧种中失传,为川剧独有。在川剧历史上,名家辈出,各领 *** 。活跃在清末民初川剧舞台上的康芷林,主工文武小生兼演老生,1912年,他与杨素兰、唐广体、唐德彝等人在成都共同组建了“三庆会”剧社,川剧舞台的面貌也因此而一新。康芷林的拿手好戏有很多,擅演《评需辨踪》中的吕蒙正,有着“活蒙正”的美誉;他扮演《八阵图》中的陆逊,有耍翎、飞冠、甩发等特技表演。在川剧界,康芷林的威望很高,被尊称为“康圣人”、“戏圣”,并用“功盖三庆会,名成八阵图”来赞扬他的艺术。周慕莲是康芷林的高徒,他主工花且、青衣兼演鬼狐旦,代表剧目有《情探》、《评雪辨踪》、《别宫出征》等。
比周慕莲稍晚的川剧旦角演员阳友鹤,戏路宽广,文武兼备,18岁便以《金山寺》一举成名,享誉巴蜀,他后来更是以《雕窗》、《打神》驰名大江南北。陈智林、沈铁梅、陈巧茹是当代川剧演员中的饺佼者。陈智林,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他曾在《巴山秀才》、《易胆大》、《夕照祁山》等几十出剧目中担任主演,成功塑造了秀才孟登科、名优易胆大、大将魏延等经典舞台艺术形象。沈铁梅,现任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出身梨园世家,父亲是人称“山城名且”的京剧演员沈福存。
沈铁梅1985年毕业于四川省川剧学校;1988年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998年,重庆市川剧院排演根据剧作家曹禺先生名剧《原野》改编的现代川剧《金子》,沈铁梅饰演金子,《金子》1999年进京展演,一炮打响,沈铁梅并凭借着在《金子》中的精湛技艺,于2000年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2011年,沈铁梅凭借在新编川剧《李亚仙》中的出色表演,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大奖”。
陈巧茹,现任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她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既擅演传统经典,又能担纲移植外国名剧,曾主演《打饼》、《白蛇传》、《红梅记》、《四川好人》、《欲海狂潮》等数十出大戏,展示出她不凡的艺术功力。在当代,以四川省川剧院、重庆市川剧院、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为代表的众多川剧院团,集结了一大批实力派演员,他们坚守在川剧舞台,为振兴川剧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