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滴落实验(沥青滴落实验原理观后感)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沥青滴落实验,以及沥青滴落实验原理观后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沥青滴漏实验:持续了近百年,熬死了2位教授,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项实验就是著名的沥青滴漏实验,它的发起者是昆士兰大学教授托马斯帕内尔,他在1927年的某天突发奇想,将沥青样本放入了一个封口漏斗内,然后在1930年将封口剪开,开始观察沥青的缓慢流动。
提到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实验,沥青滴漏实验可以名列前茅,自从1927年实验进行之后,一直持续至今还没有完成,据估计,漏斗内的沥青还可以继续实验上百年,所以该实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球持续时间最长的实验。
据计算,沥青的粘性大约是水的2300亿倍。所以它这一滴滴落的时间也不是一般的久,足足熬死了两个教授,至今还没有结束,最少还能持续一个世纪。
年之后,沥青已经在漏斗当中彻底的固化,教授拿出来切开了漏斗的底部,然后开始等待沥青的滴下。
而今天所说的这项实验,名为沥青滴漏,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有些看似是固体的物质,其实只是粘性非常高的液体而已。
“滴沥青”实验当然很有名,毕竟一个试验直接熬死了两位教授,还持续近百年的时间,到现在为止,漏斗里面的沥青总共也才滴落出9滴,而且,没有一滴的沥青是实验教授亲眼看着掉落的。
沥青滴漏实验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实验开始的最初目的是让托马斯面板教授向学生们证明,沥青看起来是固体,但本质上是粘度非常高的液体,沥青滴加实验也是沥青本质上是液体。 另外,实验本身也可以记录沥青在常温下滴落的速度和流动状态。
这位物理学家解释说,沥青的掉落时间取决于在当地平均室温的环境下,沥青表面的粘度系数。他同时声称,这个持续80余年的实验并不能简单地说明“沥青是液体而非固体”。更准确的说法是,沥青是一种相态复杂的混合物。
这说明沥青不是固体,他是液体。有一个叫沥青滴漏的实验证明了这点 沥青滴漏是一项长得让人难以相信的物理实验,这项实验最初由托马斯·帕内尔教授实施,旨在向学生证明物质的性质并不像看上去那样简单。
借用网络上的话就是:该实验什么都简单,就是有些费教授。目前,该沥青实验周围装了空调,所以从第七滴滴落之后,其他两滴的滴落时间间隔非常久。
著名的沥青滴漏实验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几名科学家为了证明沥青是液体而进行了一个长达百年的实验。
沥青滴漏实验的意义是什么?
1、这个实验开始的最初目的是让托马斯面板教授向学生们证明,沥青看起来是固体,但本质上是粘度非常高的液体,沥青滴加实验也是沥青本质上是液体。 另外,实验本身也可以记录沥青在常温下滴落的速度和流动状态。
2、这位物理学家解释说,沥青的掉落时间取决于在当地平均室温的环境下,沥青表面的粘度系数。他同时声称,这个持续80余年的实验并不能简单地说明沥青是液体而非固体。更准确的说法是,沥青是一种相态复杂的混合物。
3、约翰教授表示:自然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这也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他并不觉得这项实验枯燥,在等待下一滴沥青掉下来的时间里,他可以尽情地猜测和等待它滴落的时间,就像等待礼物的孩子。
熬死了两位教授,历经90多年的沥青滴漏实验,到底想证明什么?
1、其实帕内尔教授的初衷也很简单,他希望向学生证明物质的性质并不像看上去那样简单,比如沥青,它看上去是固体,但实际上是粘性极高的液体。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它也能像水滴一般从漏斗中滴落。
2、昆士兰大学的沥青滴实验,演示了沥青的粘度。帕内尔教授在有生之年只见证了两次沥青的滴落,第一次是在1938年,也就是漏斗切开的8年后,第二次是在9年后的1947年。
3、接连熬死了两任监护人,这项实验的监护权又转交给了安德鲁怀特教授。
4、而今天所说的这项实验,名为沥青滴漏,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有些看似是固体的物质,其实只是粘性非常高的液体而已。
沥青滴落实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沥青滴落实验原理观后感、沥青滴落实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