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资料(关于孙悟空的资料)
中国人对于孙悟空这个形象的情感,源自于对《西游记》文本的热爱。
文字的描写,自然可以让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形象跃然纸上,但从戏剧到电影,观众还是希望看到具象化的神话形象。从文本中走出来的孙悟空,最早应该是在京剧的舞台上。京剧的表演者们开创了“猴戏”的表演风格,惟妙惟肖,精彩传神,奠定了近百年来孙悟空形象的基础。
孙悟空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神话人物,他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一直都是许多人的童年偶像。一直有人疑问,为什么孙悟空偏偏是个猴子,而不是其他动物,如龙、虎、狮等更具威胁性的动物?这种问题看似有些挑刺,但您还别说,这还真不是作者随便写的动物,而是有特别用意的。
孙悟空并非完全杜撰,而是根据历史上之事,进行艺术创作。换句话说,便是孙悟空确有其人,他是位高僧,也曾出使过西域,只不过,他没有小说中那般强大罢了。据《宋高僧传》记载,早年有一人,名为释悟空,从小天资聪慧、孝顺父母,在还未为僧之前,为左卫泾州四门别将。
担上官职后,奉命护送罽宾国使者回国,在途中身患重病。当时便内心许愿,若身体痊愈,必出家为僧。后来,果真顽疾消除,释悟空兑现诺言,遂为僧。在其二十九岁时,于迦湿弥罗国受具足戒,习佛学诵真经,而后,开始流浪,周访各方名寺。
释悟空到达骨咄国城外时,突然天雷大作、地动山摇,顷刻间暴雨如注。释悟空只得跑到树下躲雨,当时树下也有不少商人躲雨。释悟空觉得方才景象奇异,便问身旁商人:“此地是否经常雷雨大作?”那商人答:“方才实属异变,恐是有人带着佛陀舍利,惹怒了龙王。”
释悟空闻此,合掌祈祷,那雨势才稍微作小,没一会便雨过天晴。随后,释悟空又到龟兹的莲花寺,寻得经文,将其翻译成汉文,准备带回大唐。整个西域之行,前后用了快四十年的时间,释悟空也从精壮小僧,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僧。
贞元五年,他回到唐都,献上了佛陀舍利,而后回到章敬寺,潜心修行。通过释悟空的生平,我们发现他与孙悟空除了共同出使西域外,其他并没有可供联系之处,只能说,孙悟空的名字由来,很可能得由于此。
《朴通事谚解》是最早出现西游故事的书籍,它里面的主人公是个猴子,且名字叫做吾空,也可看做孙悟空之名的由来。
所谓“悟空”一词,依照佛家所言,“悟空”则是看破凡尘、四大皆空,而古代的几个西游人物皆由“悟空”命名,是否有虚无主义色彩,或者说,以“猴子”为原型,“悟空”为其名,就是要告诉世人,此妖猴仅为虚构,勿要对号入座?
其实,仔细查阅西游典故,便可发现“孙悟空”定然是有所依据,释悟空与玄奘在历史中,都是西行取经人,可以确定,后世的《西游记》必然取材于二人。但是,在历史上,玄奘二人并不是首次西行取经之人,在他们之前,已经有人完成此举,这个人叫做朱士行。
或许您看到这里要疑问,朱士行跟猪八戒姓名同音,莫非二者也有一定联系?若说联系,只能说姓氏相似,但若论原型,还是相差甚远。
真正与猪八戒原型符合的还是出自于西游故事《朴通事谚解》,在这本书内,有一个黑猪精,名为朱八戒,显然与《西游记》中的二师兄如出一辙,因此,“猪八戒”人物可能参考于此。而这个朱八戒是否参考“朱士行”,便不得而知。
再者,明朝开国皇帝为朱元璋,自然“朱”姓成了敏感所在,许多明代小说家为防牢狱,刻意避开了此字,如若着实要用,便以“猪”代“朱”,流传后世。之后,里面的“朱”姓也逐渐发展为“耳大鼻长”的二师兄形象。
至此,取经三人组已经完全与历史人物对上,且他们也都有过西行经历,皆对佛神虔诚,因此,后世《西游记》将三人纳入故事内,也便合情合理。
三人分工明确,在西行路上各具作用,但是,以原型为论,三人都为修佛高僧,在小说中,唐僧为人,两位徒弟则为动物,多少对原型不敬。但是,相比于八戒的贪色懒惰,悟空的形象则要英武许多。
《封神演义》中,曾有猿精于杨戬的对战;而《西游记》中早有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斗法,可看出《西游记》对后世影响至深。
《封神书》中,猿精与杨戬打的不可开交、天昏地暗,杨戬有七十二般变化,而猿精则有“八九功夫”,“八九”不正是“七十二”嘛,侧面说明这猿精指的正是孙悟空。不过,封神与西游一样,最后,都是猴子战败。
近些年,考古人员便在发掘的辽代古墓里,发现了玄奘与猴子的画石。而且,在南宋初年,流传的数幅取经图中,都有着猴子的身影。
关于西游之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曾载,破石而出的猴子没有名字,也没当过花果山猴王。而是半路化身白衣秀才,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主动找到玄奘法师,要求护佑其西行取经。
这显然与《西游记》故事差别甚大,孙悟空本是压在五行山下,后被唐僧所救,头戴紧箍咒后被迫护佑西行,自然不可能存在出世即西行一说,毕竟孙悟空早期可是生性顽劣。
文学中的猴子,多是好色之猴。国外有《一千零一夜》的狒狒,经常与公主保持着糜烂关系;电影《金刚》中,大猩猩爱上女主,不惜丧命等事例,中国文学也是如此,如唐朝的《补江总白猿传》。然而英国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猿猴在文学与宗教中,各具不同作用。
文学中,猴子以“妖”身份示人,需天神降世镇压。佛教中,猴子乃是圣物,亲近真佛,常出现于经法中。
宋朝历史中,有曾记载“取经烦猴行者”,意思是有猴子参入取经。明朝《听经猿记》也有类似记载,称早年有一猿猴,虽不通人言,但可穿着袈裟坐地修行,如常人一般诵读经文。北方天竺之地,曾有国家勃鲁罗,每到年中,便会从附近聚集而来数千猕猴,手捧经书坐于光天之下。
佛教起源之地印度,也曾有过神猴传说,西游记众神原型大多来自于印度众神。可以说,两者相似之处甚多,且,这点已经获得研究“西游”的学者们一致赞同。
孙悟空在夺得龙宫至宝时,曾把身体变得巨大无比,搅的东海龙宫上下不宁。他还喜欢上蹿下跳,拿着他那金箍棒,让长便长,让短则短。然后走出洞口,使出法相神通,身体再次变大,成为邻峰不可攀比之高。金箍挥动,可将万峰拦腰、四海倒流,上可斩天宫,下可捣地狱,尤其是那浑身散发的戾气,眼中猩红,口似血盆,一声嘶吼,吓得方圆万里狼豺虎豹尽皆魂飞魄散。
孙悟空如此特点,与印度神猴有些相似,在泰国人的描述里,那神猴尾巴可以作桥,运送猴兵渡水,神猴早期所用武器为三叉矛,后期变成了棍棒,这点与悟空相似。
可以说,孙悟空整个文学形象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先后经过蜕变,才成为我们所熟悉的美猴王,其中,包含了他的失败,比如:被封五指山,恰好是一种修行与蜕变,是迈向更崇高形象不可或缺的经历。
有人做过分析,《西游记》可分为两部分,就是大闹天宫与西天取经,这两者可以分开而行,同时,也是孙悟空蜕变的转折点。
大闹天宫时,孙悟空被困八卦炉,练就火眼金睛,而后踢倒炉子而逃。八卦炉可非寻常之物,但即便如此,还是奈何不得孙悟空,反而练出一项本领,由此也说明孙悟空的不同寻常,并不是普通妖候那么简单。
作者曾说这“火眼金睛”只是眼病,但是,我们通过后续故事,很容易看出“火眼金睛”的重要性,带给孙悟空的更多为帮助。
因此,《西游记》前段就是孙悟空整个蜕变的过程,从拜师学艺时的青涩捣乱,到前往龙宫夺取宝贝、大闹四方。而后又进入天宫偷吃仙桃、进入地府修改生命,以图自己寿命无限等等事例,都可以看出孙悟空生性顽劣,根本不愿遭受规则束缚,哪怕明知后果严重,但仍然我行我素。
在之后孙悟空被抓,于斩妖台行刑却不能伤其丝毫,太上老君认为早前妖候偷吃的金丹、又经过八卦炉炼造,自然成为了金刚不坏之躯。
天庭对妖候无可奈何,只能搬来救兵如来,镇压悟空。随后,孙悟空被如来封于五指山下。看似失败被俘,实则是如来赐予他的一场修行。“五指山”又为“五行山”,乃是五行的 *** ,可压制妖候戾气,孙悟空于此地修行,也是为了日后护佑唐僧取经而准备。
其次,孙悟空本为石猴,从石头蹦出,相遇于母胎就是石头,所以,从寓意上来说,他相当于回到母胎,等待五百年后,唐僧前来解救,便意味着孙悟空的重生。
”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
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体言。“
参考资料:
『《西游记》、《宋高僧传》、《朴通事谚解》、《封神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