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金樱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典籍摘要
1、《药笼小品》:“酸涩。 固精秘气,治滑精久痢。”
2、《蜀本草》:“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
3、《神农本草经读》:“气味酸、涩,无毒。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
4、《滇南本草》:“治日久下痢,血崩带下,涩精遗泄。”
5、《本草备要》:“涩精,固肠。酸涩。入脾、肺、肾三经。固精秘气。治梦泄遗精(和芡实为丸,名水陆丹),泄痢便数。”
6、《得配本草》:“甘、涩、微酸,性温。入足少阴经血分。固精秘气,止血生津。治虚痢,收虚汗,敛虚火,平虚嗽,定虚喘,疗怔忡。”
7、《药性歌括四百味》:“金樱酸涩,梦遗精滑。禁止遗尿,寸白虫杀。(霜后红熟者佳。去核用。)”
8、《玉楸药解》黄元御:“味咸,性涩,入手阳明大肠、足厥阴肝经。敛肠止泄,固精断遗。金樱子酸敛涩固,治泄利遗精。”
9、《饮片新参》王一仁:“金樱子色红长圆,如指大,外有刺,内裹子。甘平微涩。养肝肾阴,固精气,止滑遗,缩小便。”
10、《本草蒙筌》:“涩精滑自流,梦中精泄;止小便数去,睡后尿遗。”
11、《本草新编》:“金樱子,味甘,微涩,气平、温,无毒。入肾与膀胱之经。涩精滑,止梦遗遗尿,杀寸白虫。”
12、《冯氏锦囊秘录》:“金樱子,入脾。肾二经,涩遗精,精滑自流,为收敛虚脱之药。”
13、《本草经疏》:“味酸涩,气平温无毒。……脾虚滑泄不禁,非涩剂无以固之。膀胱虚寒则小便不禁,肾与膀胱为表里,肾虚则精滑,时从小便出。此药气温味酸涩,入三经而收敛虚脱之气,故能主诸证也。”
14、《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酸涩,性温,无毒,入脾、肺、肾三经。主脾泄下痢,血崩带下,涩精气,止遗泄,除咳嗽,止小便,助真气,润颜色,久服延年。先去刺,剖开去子,复拭去毛用。
丹溪曰:金樱子属土而有金与水,脾肺肾之入,固其宜也。
14、《本草经解》叶天士:气平,味酸涩,无毒。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
金樱子气平,禀天秋成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酸涩无毒,得地东生西收金木之味,入足厥阴肝经,入手阳明燥金大肠经。气味俱降,阴也。
《十剂》云,涩可去脱。脾泄下痢,大肠不禁也;金樱子味酸涩,所以固脱也。小便气化乃出,金樱子气平益肺,肺气足以收摄,则小便利自止。
五脏六腑之精,皆藏于肾,所以疏泄,肝散之也;金樱子味酸敛肝,肝不疏泄,精气自涩矣。久服酸平益肺,肺主皮毛,皮毛固所以耐寒,肺主气,气充所以轻身也。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多糖、黄酮类、三萜类及鞣质等。《中国药典》规定:含金樱子多糖以无水葡萄糖计,不得少于25.0%。
2、作用:本品有增强免疫、降脂、抗氧化、抑菌抗炎、保护肾脏、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3、药理:本品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减少肠的分泌,而起止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