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 体液占体重的百分比
我不打算告诉家人,最好能一直瞒下去;
我现在才知道,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我叫阿轩,今年大二。
一、得了艾滋,但我还想活下去01
医生看了看化验单,与旁边的护士对视一眼,平静地跟我说:“血液显示阳性,需要重新抽血送往疾控中心检测,一个月后如果没有联系你,那就是没事儿了。”
我感到内心不安:“是不是打了 *** ,还要再来一趟。”
“是的”,医生点了点头。
我整个人有些站不稳,手在发抖。拿过那张化验单,虽然我看不懂上面的参数,但能看到医生轻轻叹了口气,“确诊性为60%-70%,别太担心,还有机会。”
02
在回去地铁上,我忍不住上网搜了相关的信息——初筛阳性后确诊可能性高达95%。
地铁上的人不多,我把那张化验单揉成一团塞进口袋,找了一个角落站着。脑袋很痛,有种晕眩感,这几天牙龈出血、关节痛,浑身像是要散架一样,但我咬牙没有坐下来,我不想坐。
我很害怕。那种恐惧感把我逼得无路可退。
这几天,看到再开心的东西我也不会笑,整晚睡不着,白天魂不守舍,一遍遍地洗手,不想和朋友接触,觉得自己跟所有人都不一样,随时会死掉。
“该死,他骗了我,为什么要来害我!”
都完了。
03
他是我谈的最后一个对象,回忆起来,在一起的日子确实很快乐。后来因为一些矛盾,我提了分手,他挽留我,但我没有回头。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脑子白茫茫一片,我好恨他,也好恨自己。
半个月后,医院给我打了 *** ,医生向我要了微信,发来一张化验单截图。
“结论:HIV-1抗体阳性”,我平静地扫视数据,心颤了下,随即又好了。这两天我还要去医院一趟,然后找一份暑假工,这个病后续要花钱的。我决定一个人承担,不告诉家里,就让这件事永远沉下去。
即使我现在满是疮痍,但我还是想活下去,没有理由。
二、艾滋离我们不遥远2021年6月,《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披露了6月份的全国感染数据,其中艾滋病的新发病例5978人,死亡病例1554人。目前,艾滋病没有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主任曾在央视节目里介绍,艾滋病病毒可直接钻到免疫细胞里,具有强大的复制能力,当免疫细胞水平低到一定程度,艾滋病症状就会显现出来。可以说,它比新冠病毒还要狡猾,非常善于伪装。
人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平均每天体内会产生10亿个拷贝的病毒颗粒,繁殖能力非常强,变异性强,我们的免疫细胞远远跟不上。
三、不同行为,感染风险也不同艾滋病毒的传播基础是高危体液互相接触,包括 *** 、 *** 液、前列腺液、肠道液、血液、母乳、血性分泌物等。
想要判断传播风险有多大,第一要素是对方是否感染;第二要素是对方的病毒载量有多少;最后才是何种行为。
为了更加容易理解,我们假设以下4种场景,对方是艾滋病感染者。
1、不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
非感染者不使用安全套时:
①排出高危体液;
②未暴露于空气中,病毒存活;
③病毒可能足量;
④有细小伤口可进入。
风险等级:4个条件满足,即是高危风险!
2、口腔黏膜接触
感染者有口腔溃疡或牙龈出血,非感染一方有粘膜破损:
①排出高危体液;
②未暴露于空气中,病毒存活;
③唾液稀释,病毒较难足量;
④口腔较难进入。
风险等级:相对第一种行为风险较小,为低度到中度风险。
3、正确使用安全套
正确使用安全套发生性行为时:
①排出高危体液;
②未暴露于空气中,病毒存活;
③安全套实现物理隔离,无法进入。
风险等级:只要安全套不破损,风险为0。
4、接吻
非感染者接触感染者的唾液,没病毒或极少病毒,没有风险。
风险等级:0风险。
因此,生活中想要预防艾滋病,最主要的原则就是避免高危体液互相接触,而在性行为中,最简单的预防 *** 就是正确佩戴安全套。
四、高危性行为,如何补救?发生高危性行为,是不是就只能“乖乖等待”被病毒侵蚀呢?所幸,艾滋病还有一种“后悔药”。
1、服用阻断药
通过服用防止HIV病毒复制扩散的阻断药,可以阻断HIV感染。阻断药的原理是切断艾滋病毒的复制过程,发生暴露后,越早服用阻断药,效果越好,最佳服用时间是2小时内,阻断成功率可达99%,之后会逐渐下降,但在72小时内,仍然有效。
2、进行HIV检测
发生高危行为后,通过HIV检测可以明确是否被感染,不过中间存在窗口期。在窗口期内,我们检测不到艾滋病抗体,无法确定是否感染,因此需在窗口期过后进行检查。
不同最新检测技术的窗口期不同,比如:抗体检测3周;抗原检测2周;核酸检测1周。一般建议,在高危行为后6周左右进行检测,是最可靠的。
需要提醒的是,阻断药并不是特效药,它只是一种补救措施,要想远离艾滋病,还是要树立安全意识,避免发生高危行为。
参考资料:
[1]关注 | 国家卫健委公布6月全国艾滋病报告发病数.云南防艾.2021-07-21
[2]我国现存艾滋病感染者104.5万例!全球每100秒就有1名青少年感染. 华医网. 2020-12-0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