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洪桐(红彤彤)

2022年05月16日 01:34:03 生活 65 投稿:荼蘼说

山西洪洞县,绝对是中国大地上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地方。

“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出生于华北一带的人,只要心中留有一些乡土情怀,相信都会对这句歌谣感到熟悉和亲切。当他们被人问及祖籍在何方时,大多数的人都会给出同样的答案——山西洪洞的大槐树。

洪桐

图 | 洪桐县地理位置

洪桐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隶属于临汾市管辖,是一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县城。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县城,却被写进了千千万万个族谱,成为无数华北儿女共同的根脉之地,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说一说发生在明朝初年的那场浩浩荡荡的人口大迁徙。

洪桐

一、明初大迁徙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一共发生过六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例如晋代的衣冠南渡、宋朝的靖康之变,清朝的湖广填四川等等。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则是发生在明朝初年的那次人口大迁徙。

这场席卷了半个大明江山的移民运动,无论在持续时间还是涉及人数方面都可以称得上史无前例。

洪桐

图 | 明初大迁徙路线图

这场大迁徙始于洪武三年(1370),一直持续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覆盖了朱元璋、朱允炆和朱棣三位皇帝,总共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洪桐

其中,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总共有18次之多,人口的主要迁出地为山西、江浙以及山东的胶东地区。而迁入地则包含河北、河南、北京、山东、江苏、湖北、安徽等省市,基本上将整个华北和中原全部覆盖。

洪桐

图 | 明初全国移民示意图

据《简明中国移民史》记载,明代初年华北地区总共移民数量多达49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山西迁出,涉及到500多个县,800多个姓氏,其规模之大,影响面之广,绝对都是空前绝后。

600多年前,很多北方人的祖先加入了这场人口大迁徙运动,被强迫着离开了山西的故土,踏上了背井离乡的东去之路......

二、 为何要进行人口迁徙?

中国人自古都讲究安土重迁,只要能守着祖传的一亩三分地,绝对不愿离开家乡。那么,明朝的皇帝们为什么要强加意愿,把这么多的人口强行从山西迁往华北和中原呢?

这主要和元末明初时期,华北和中原地区人口的大规模锐减有关,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原因一:黄河下游频繁决口。

元朝末期,朝廷昏庸,治 *** 败,因此疏于对黄河的有效治理,竟有20多年的时间不修堤防,不治洪水,放任黄河泛滥自流。

洪桐

图 | 黄河下游泛滥区域图

按照《元史》记载,从元末的至正元年到至正二十六年,黄河下游几乎每年都有一次特大洪水爆发,每一次洪水都会导致黄泛区的良田变为一片泽国,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这对当时的山东、河南、淮北等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自然而然引起了人口的急剧下降。

原因二:元末战乱。

元朝末年爆发了持续17年的农民战争,中原大地战火蔓延之处,十室九空,生灵涂炭,百姓纷纷逃难,造成严重的人口流失。

洪桐

图 | 元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当时的战争对人们的摧残到了何种程度?

按照史料记载,山东德州的乐陵县就只剩下了400余户百姓,甚至连一个太平时期的村庄都不如;再比如曾经富庶繁华的扬州,明军入城时就只剩下了18户人家。就连朱元璋后来也亲口承认:“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

原因三:明初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1399年由明成祖朱棣发起的夺权之战,他率军从北京打到南京,使河北、山东等地成了主战场,将刚刚安定不久的华北和中原再次拖入了战火之中。

洪桐

图 | 靖难之役路线

可以看出,黄河泛滥、元末战争、靖难之役,这三场大规模的浩劫都发生在华北和中原地带,使这里人口愈加稀少,田园大规模荒芜。

而反观当时的山西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洪桐

图 | 山西省地形图

从地形图来看,山西的东侧是太行山脉,西侧是吕梁山脉,中间则分布着一条狭长的盆地地带。这种独特的地理特征使山西很难受到黄河洪水的纷扰,同时又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每逢乱世,往往都会成为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

洪桐

图 | 山西省地形和地理

与此同时,元末时期管辖山西的官员是元朝名将扩廓帖木儿,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王保保(金庸小说里赵敏的哥哥)。王保保镇守山西,一直使山西免受农民军的进攻。所以,在元末的数十年战乱时期,华北中原都是生灵涂炭,而山西却一直处于相对和平安宁的状态。到了明朝初年,山西已经变得人满为患,土地资源不堪重负。

洪桐

图 | 电视剧中的王保保

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全国总人口约5987万人,而山西人口多达41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再反观饱受摧残的华北地区,一荣一衰,反差强烈。

因此,为了平衡全国人口,充实荒芜的土地,明太祖朱元璋做出了迁徙山西百姓,填补华北和中原的决定。于是,这场空前绝后的人口大迁徙运动,在三晋大地上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三、洪洞县大槐树

按照《明史.食货志》记载,从山西迁出的人口主要来自于太原府、平阳府、潞州、泽州、辽州、沁州、汾州。对应今天的地理概念,主要涵盖了山西的太原市、临汾市、长治市、晋城市、左权县、沁源县、汾阳市等等。

洪桐

图 | 山西人口迁出地分布

可以看出,当时迁出的人口覆盖了山西省大部分的府县,可谓是四面八方,来源广泛。可是,为什么今天人们的记忆中从来没有这些州府,却单单只记住了一个洪洞县呢?

这和当时山西布政司官府所采取的移民政策有关。

由于移民的来源复杂,规模庞大,十分不便于管理。因此当时的官府规定,所有移民必须先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编号和***,然后发放一个名叫“凭照川资”的文件,最后才开始正式的迁徙。

所谓“凭照川资”,其实就是一种凭证,可以凭此确定迁徙的目的地,同时,还能够免除三年劳役,并领取一定的银两,以便置备房屋和农具。

洪桐

图 | 洪桐县地形

从地图上可以看,在所有山西省的迁出地中,洪洞县大致位于中心的位置。同时,洪洞县地处临汾盆地北部,处于狭长盆地地形的路口位置。

从明朝的太原府到平阳府建有一条南下驿道,是向南进出山西的必经之路。而这条驿道也正好经过洪洞县。于是,种种因素叠加起来,使这个小小的县城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洪桐

图 | 洪桐县地形

在洪洞县以北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广济寺。当时的官府就在这里设置了集结点,为四面八方赶来的移民进行统一的***。移民领取了凭照川资,并向着家乡的方向进行最后一次叩拜,才最终踏上南下的驿道,开始了茫茫远途。

洪桐

据祖辈相传,广济寺旁曾经栽种着一颗枝叶繁茂的大槐树,每逢秋忙时节,槐树上都会站满成群的乌鸦。那些远离故土的移民们,眼中看着远方的残阳,耳里听着凄凉的乌鸦啼鸣,心中怀着对未来的忐忑,眼睛里早已热泪滚滚。

洪桐

天长日久,岁月无情,转念百年已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寄居他乡的移民早已淡忘了对故土的所有记忆,却始终忘不掉临别时的那颗洪洞县的大槐树,以及盘旋在树头上的阵阵鸦鸣。

因此,到了今天,才有这么多人口口相传,说自己是洪洞县大槐树的后裔。

四、大槐树后裔真的多达4亿人?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如果按照民间家谱的记载,华北、中原、江淮地区有80%的人都是洪洞大槐树的后裔。计算一下人数,甚至可以高达4亿之多。如果这个数据真实,今天中国的总人口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来自于山西洪洞县。

这种说法是否确凿呢?

洪桐

其实,小编本人也是生于华北。小时候经常听家里老人说,我们的村落也是来自于山西洪洞县,所以从小都对洪洞县的大槐树充满了好奇和亲切。但直到前些年,我无意中查看到一本家中古老的族谱,才发现家族根本不是起源于洪洞县,而是明初时期的燕京一带。

所以说,很多北方人都说自己祖籍山西洪洞,其实并不能全部信以为真,其中不乏许多口口相传导致的以讹传讹。

洪桐

事实上,现存的所谓那些记载大槐树移民的族谱,大都是清朝乾隆以后才编修的,距离明朝初年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明末的战乱和文字的缺失,很多家族的祖源历史早已缺失无考。又因为大槐树一说在民间太过流行,成为了很多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导致许多人信以为真,把自己也当做了大槐树的后裔。为了使族谱显得有源有据,一些人便人云亦云的也把“洪洞县大槐树”写了进去。

所以说,现在的北方的确存在着很多大槐树的后裔,但是绝不可能有4亿人之多。其中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估计谁也说不清楚了。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
tags:

关于我们

九五百科知识网每天更新各类百科知识问答,维新百科提供精准知识问答,行业知识问答,各种百科小知识解答,以及生活常识问答。学知识,必须九五百科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2 锐萌镇雪策划 · 网站地图 · 内容地图 · XML地图 ·吉林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吉ICP备202300028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