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的作用与功效(知母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广东等地,以河北历县产者为佳。常生用或盐炒用。
一、知母的功效:
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功效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常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日华子本草》:“治热劳传尸疰病,通小肠,消痰,止咳,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
《本草正义》:“知母寒润,止治实火,泻肺以泄壅热,肺痈燥咳宜之,而虚热咳嗽大忌。清胃以救津液,消中瘅热宜之,而脾气不旺亦忌。通膀胱水道,疗淋浊初起之结热,伐相火之邪,主强阳不痿之标剂。”
《长沙药解》:“知母苦寒之性,专清心而除烦躁,仲景用之,以泻上焦之热也。”
《本草备要》:“治伤寒烦热,蓐劳骨蒸。燥渴虚烦,久疟下痢。利二便,消浮肿。”
二、知母的配伍应用:
1.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之证。知母功擅清热泻火而除烦,常配伍石膏、粳米、甘草,即白虎汤。若津气两伤,可再加人参,即白虎加人参汤。
李东垣言:“治有汗骨蒸,肾经气劳泻心。仲景用此为白虎汤,治不得眠者,烦躁也。烦者肺也,躁者肾也,以石膏为君主,佐以知母之苦寒,以清肾之源,缓以甘草、粳米之甘,而使不速下也。”
2.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知母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配伍贝母,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3.用于阴虚火旺,肺肾阴亏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证。知母有滋阴降火之功,常与黄柏相须配伍。若加肉桂为向导,即滋肾丸。若二药加入六味地黄丸中,即知柏地黄丸。
汪昂言:“知母上清肺金而泻火,下润肾燥而滋阴,入二经气分。黄柏入二经血分,故二药必相须而行。”
4.用于阴虚消渴,证见口渴、饮多、尿多者。知母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功效。常配伍天花粉、五味子、黄芪、生山药等,即玉液汤。
张锡纯言:“知母味苦,性寒,液浓而滑,其色在黄白之间。故能入胃以清外感之热,伍以石膏可名白虎;入肺以润肺金之燥,而肺为肾之上源,伍以黄柏兼能滋肾,治阴虚不能化阳,小便不利;为其寒而多液,故能壮水以制火,治骨蒸劳热,目病胬肉遮掩白睛;为其液寒而滑,有流通之性,故能消疮疡热毒肿疼。”
5.知母常用配伍。配伍石膏,善清气分实热;配伍贝母,善清肺热而滋阴;配伍黄柏,善滋阴降火而治骨蒸;配伍地骨皮,善治虚劳烦热;配伍生地,善养阴生津而治消渴;配伍百合,善养阴清热而除烦;配伍黄芪,则寒热共济,可使黄芪不过于热甚。
张锡纯言:“愚治热实脉数之证,必用知母,若用黄芪补气之方,恐其有热不受者,亦恒辅以知母,惟有液滑能通大便,其人大便不实者忌之。”
三、知母的用法用量:
知母常入煎剂,也入丸散。入煎剂常用量几克至十余克。
《珍珠囊》:“凉肾,肾经本药。上颈行经,皆须用酒炒。”
汪昂言:“得酒良。上行酒浸,下行盐水拌。”
四、知母的应用注意:
知母性寒而滑肠,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黄元御言:“甚败脾胃而泻大肠,火衰土湿,大便不实者忌之。后世庸工,以此通治内伤诸病,滋水灭火,误人性命,至今未绝。”
汪昂言:“苦寒伤胃而滑肠,多服令人泻。”
李士材言:“苦寒肃杀,非长养万物者也。世以其滋阴,施之虚损之人,如水益深矣,特表出以为戒。”
知母苦寒,滋阴降火,并非一般补虚之品,更不可认为是治疗虚劳之药。临症应用,必须要有着落,没有明确适应症,不可盲目应用。常有补肾而乱用知柏地黄丸者,实际皆本末倒置,反而伤人根本。重阴伐阳,先伤脾胃,又启是养生之道?医者不可不知。
~
人生没有归途
又何须长吁短叹
爱情没有完美
又何必执着唯一
~
——中医实战笔记20.8.1下午
#中医实战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