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沧(何其沧的人物原型)
文|阿朱啊
在晚上8点20分的雷雨夜,何其沧当着所有人的面问梁经纶:
经纶,你跟木兰一块被抓进去的,你觉得现在木兰会在哪里?
梁经纶回答道,去了哪里,我不知道,但是我绝不相信木兰会跟其他同学离开北平。我提议去找傅作义、李宗仁,只有他们出面,才能找回木兰。
之后,方步亭对着一脸淡定的谢培东发火,原是想劝慰的何其沧却差点晕了过去,但搀扶的却是方孟敖,一直到所有人都目送何其沧背影时,他才踉跄地追了过去。
看啊,梁经纶是多么地淡定,表现得多么完美,完美到即便大家都能猜想到谢木兰可能是凶多吉少,却绝对想象不出那死在他怀里的真相。他否认了 *** 给的善后借口,也否认了自己知道内幕的事实,但却怂恿方步亭和何其沧把事情挑破、闹大,甚至面对谢培东的遮掩,还是把孙秘书等人挑明,“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倒是用的淋漓尽致。
可梁经纶真的是这样“无私”的一个人吗?
弗洛伊德说过,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备选女婿背后的“欺瞒”梁经纶是何其沧的备选女婿。
何其沧曾问过女儿何孝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梁经纶和方孟敖两人被抓,你希望爸爸救谁啊?”虽然第二次再问,何孝钰才给了答案,“我希望爸爸救梁经纶,因为爸爸需要梁经纶的帮助。我去给方孟敖送饭。”但何其沧并不满意这个答案。
要说渊源,方家和何家是世交,而且方孟敖和何孝钰还有“婚约”,但何其沧是真心“偏私”梁经纶的,因为在何其沧的心里,梁经纶同自己一样,就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学家,而且何其沧也不愿看到女儿和政治扯上关系。
只不过,木兰的死,却让何其沧真正看清楚梁经纶的“真面孔”。
其实,口口声声视何其沧为“亲生父亲”的梁经纶,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双面特工,而且从一开始来到其身边也是步步为营。高中毕业想投军的梁经纶,就得到了蒋经国的赏识,为了这份知遇之恩,梁经纶报考了燕大,以及后来的美国哈佛留学,并且一步步来到何其沧的身边。经济学家是真,国军特工也是真。
而在何家生活的几年里,梁经纶利用燕大最年轻的经济学教授身份,参与了学联,并成为了首脑人物,还潜入了 *** 的北平地下组织。也因此数次上了 *** 抓捕的黑名单,却又因国府经济顾问助手的身份,一次次侥幸活了下来。
他把三民主义当作自己唯一的信仰,即便加入了铁血救国会,却不志在挽救党国,被曾可达猜疑;加入 *** ,鼓动联欢会,被 *** 怀疑;参加 *** *** 被抓坐牢,又在发粮现场二入牢狱;深爱何孝钰,却亲手推送他人,在不确定是否喜欢谢木兰的前提下,却害死了一心跟随自己的傻白甜。
直至何其沧让他离自己远一点,并问他知道“白发如新”的意思吗,却露出了委屈的神情。
但依旧寄希望于币制改革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等坚挺了两个多月的金圆券全面崩盘的时候,他才彻底醒悟。因为他又一次做了 *** 掠夺老百姓仅剩的一点财产的刽子手。更讽刺的是当他信仰幻灭时,转身去了美国,这点或许连曾可达对改革的愚忠也比不得。
当一个人的雄心,自傲到了妄图“左右棋局”或“选择了不选择”,那么那雄心,就只剩下了无能了。
何其沧对他的感慨是:国士待之,国士抱之。果然文化人看事情也是干净的。
只不过,梁经纶真的以“子”之心待何其沧以“父”之名吗?
未曾真诚过的人,谈“情”,真的挺讽刺的。
“红色”教授背后的“利用”梁经纶一生无爱。
他把深爱的何孝钰亲手推到了方孟敖的身边,而且是他一再强烈要求的。甚至是,他抬出来了“ *** ”的旗号, *** 何孝钰的反感和挣扎。他极力表现处自己对党的决心。而现实却是,他只不过是为了配合铁血救国会“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的方针,证实方孟敖是否共党身份。
放弃挣扎的何孝钰曾问他:你能给我们说说我们期待着的新中国吗?他是什么样的新中国。他慷慨激昂地回答说:她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的见桅杆尖头的一艘航船; . 她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可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 她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这段出自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后来又经何孝钰讲给了方孟敖听。只不过,对于既是 *** ,又是 *** ,同时又既不是 *** ,又不是 *** ,一想要救国的热血青年来说,他对新中国的期待是货真价实的,但也选择了一条没有光明的探索路。
何孝钰对他是爱的,只不过这份爱在家国动荡的时局下,隐忍却是最稳妥的途径,却也亲手毁在了他自己的手上。因为就爱情而言,理想显然更伟大,伟大到一切皆可让步。
只不过讽刺的是,他却用了 *** 外衣成功迷惑住了谢木兰,这个不谙世事、天真烂漫的进步女青年。第一遍看《北平无战事》的时候,我不懂梁经纶和谢木兰爱情的爆发点在哪里,甚至到了俩人亲密接触的地步。可等我反复看了谢木兰片段,就突然明白了:他那学究的一袭长衫,过于浓厚的书卷气,以及保护流亡学生的无畏,的确是所有无知无畏大学生最着迷的一类人。而这才是动荡年代的真实,越是看似迷惑,也就越是追捧。
所以,才会有何其沧的总结,“不敢爱孝钰,也不敢爱木兰,你把一生都交给了蒋经国了。”得了何其沧让他“坐过来点”的指示,就顺势提起了币制改革,又把一个无私无畏的爱国热血的形象定住了。
可是,他真的是一个无私到不爱的人吗?
他悸动何孝钰,何孝钰在他跟前却从未展颜过一次。因为,梁经纶周旋于 *** 与 *** 中间,他花在质疑和被质疑的时间,可能比花在哄红颜身上掉书袋的时候要多得多。
他接纳谢木兰的示好几乎就在一瞬间,只不过即便他俩好上了,可面对谢木兰的脸红和挂念,却表现得极其不自然,甚至想撇清关系。试想如果谢木兰只是一般的进步女青年,他会接纳示好吗?显然不会,他图的就是其身后的背景,用以保证币制改革罢了。
梁经纶口口声声不在乎党派,不在乎个人得失,可其实,他很在乎。因为在乎,才会亲手推开何孝钰;因为在乎,才会拉上无辜的谢木兰;因为在乎,所以,他能平淡重回方家,人死却不愿停下信仰的脚步。
他用英文说道:“God bless you and yours,and surround you ever with his blessing(愿上帝祝福你和你的爱人,永远赐福于你们)”,引得何孝钰眼含泪光。回想死在怀里的谢木兰,也能脚下踉跄,甚至幻想人还活着。仿佛自己的每一次呼吸,都受到了炼狱般的折磨。一旦醒悟,也没多大留念,换个国家又是绝伦一生。
羁绊一场,何以言爱!
战友背后的“刀光剑影”梁经纶羡慕方孟敖。
这件事有一个前提:方孟敖看起来像个刺头,但却能抽雪茄喝红酒,抗战时纵横驰骋是国民英雄,内战时杀进杀出受学生爱戴,还一再得到蒋经国的重用,敢把贪腐公布于全世界,把忠勇情义占了个全。
而他却只能躲在阴暗里,悄悄策动 *** ,一边要说服老学派严春明,另一边还要服从于有勇无谋的曾可达,日日夜夜殚精竭虑于挣扎和坚守里。
而人人都知道,梁经纶和何孝钰的暧昧关系,可其实,是他亲手掐断的。在他一再试探方孟敖共党身份的时候,却反被方孟敖逼出了铁血救国会的隐藏身份。
面对方孟敖的逼迫和曾可达不明就里的揭露,他深感无力,因为内心里唯一的净土——何家,将伴随着身份的揭穿而不复存在。
《孔雀东南飞》计划里,他和方孟敖这“刘兰芝”和“焦仲卿”终是正式见面了,看着同样身穿军装地方孟敖,他自始至终都是下风,或许他一直能保持“才大心细”,但终究是时代下夹缝中求生存的知识分子,怀有纯粹理想的书生,而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其实,纵观全书,梁经纶这个人就是最无用的,他信仰的是三民主义,寄希望能实现“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 而这三民主义也让他塑造了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和一个爱国者,因为一般这种思想更容易让人沉沦,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敬。不安于现状,不愿随波逐流,往往却是边缘化的非主流群体,选择了理想主义,其实就是选择了孤独上路,面对绝望,面对失败。
而且他也做到了。
而这种思想左右的结果是,梁经纶并不认同 *** 的“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反而致力于推动币制改革,以经济改变国情,却干不过 *** 的贪腐和老派当权者。
于是,梁经纶不喜欢这个浑身充满军人痞气,不按常理出牌,甚至不通世故的方孟敖。因为,在大众的眼光中,方孟敖是一个正义的天神的救世主,而梁经纶却只能领导一群跟风趋势的无知学生,即使,这群不怕流血牺牲的学生,其实是对他最为崇拜的人。
但梁经纶只从口头上认可这类人,却从未真正设身处地为他们想过。
梁经纶认可方孟敖吗?
并没有。即便方孟敖为营救他逼马汉山下水,也没能改变他心中的看法。在方孟敖再次被拘禁的时候,他对峙徐铁英和曾可达的慷慨陈词,也只是敲响了自身的丧钟而已不过,却重新为自己迎来了何其沧的信任,拿到了去美国的“绿卡”。
梁经纶这一生,只想“为了饥寒交迫的人民”,至于友情,他真的不太需要。
请记住,任何不合时宜都不能成为失败的理由。不管是方孟敖还是何孝钰,亦或是谢木兰,都可能被人铭记。至少方家何家,都以曾经疼爱过的几个孩子为荣。
而梁经伦则真正成了自己感叹双重特工身份的时候的引用来自于《廊桥遗梦》的一句话:古老的夜晚和远方的音乐是永恒的,但不属于我。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因为从内里烂掉的腐朽机制,即便披上了“华丽”的外衣,即便有一时的改善,也只能算作将死前的“回光返照”;而势如破竹推行的新机制,即便一时受了阻力,也终将迎来成功,这便是民心天意。
铁血救国会的币制改革,光靠一摞摞纸就能换来果腹的大米和肥肉吗?不仅是不懂政治、不懂民主的农民会反抗,跟风趋势的 *** 更会反抗,反抗得来的胜利的确不能瞬间解决所有,但共同美好的未来,才能凝聚更多的力量。
梁经纶很优秀,思想也没有错,可是任何不合时宜的作为,都只能沦为一句空谈;任何一个暗流,也撑不起一条大江大河。
你可以优秀,但请你看清时局,凝聚任何可以凝聚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或许不能实现所有人都能同步思想,但同一个方向的人,却是可以团结的力量。
可梁经纶这种人,只能走一条憋屈而无助的路。而这也就是其失败的最大原因:任何不合时宜的努力,或许永远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他们把理想架的太高,也把自己架的太高,却当成了奋斗终身的最终目的。
梁经纶之所以不是纯粹的经济学家,因为他没有何其沧的“做不到清高,也不要虚伪”风骨;又做不到方孟敖那样坚定追求的革命家,因为他没有踏实脚下的土地,要知道与君主斗的只能是君主,散兵游勇是不成事的。而他最终也只能带着对国民 *** 的怅然,带着对中国未来的迷茫奔赴美国。
《北平无战事》塑造了一个学贯中西的精英学者,献祭犹如羔羊的自己;同样也展现了其另一面,面对现实,却妄图凌驾之上渡己渡人;面对爱情,却以躲闪和欺骗相对,是个不坦率且矛盾的人。
《北平无战事》并非真的没有战事,不流血的争斗亦是真正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