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白脸的意思(唱红脸和唱白脸的意思)
1
前段时间,我跟着孩子去参加幼儿园的消防体验活动。
在参观消防官兵卧室、看消防员叠军被环节,有的孩子完全不听消防员的劝告,爬人家床上、被子上胡闹,还有的孩子直接翻消防员的私人抽屉、柜子,而他们的家长笑吟吟地看着这一切发生,不以为意。
可在我看来,这种行为是非常不礼貌的,是侵犯他人隐私的。
女儿两岁多的时候,我曾带她去一个朋友家里玩。
大概是大人唠嗑的内容让她觉得很是无趣,她就跑去同事家书房去找玩具,我喝止了她。
朋友当然是说“无所谓啦,让她玩吧,不然她会很无聊”,结果女儿听了这话,觉得自己像是受到了鼓励,翻箱倒柜翻得更起劲,我制止无数次都不听。
从朋友家出来以后,我在车上痛批了她一顿。
我说:“妈妈跟你说过很多遍了,未经允许乱翻别人家的东西、翻别人的包包和玩人家的手机,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在外人面前妈妈不好批评你,但妈妈已经很严厉、明确地告诉了你不可以这样做,你就应该要停下。你是想做一个被大家夸奖的有礼貌的好宝宝,还是要做一个被大家讨厌的没礼貌的坏宝宝?”
被我严厉的态度吓到了,女儿怯生生地说:“我知道了。以后不这样做了。”
从那以后,类似的行为她几乎再没有做过。
云南有一句说父母对孩子态度的俗语,说的是“爱到三岁恨到老”。三岁之前,孩子怎么看怎么可爱;三岁以后,孩子开始变调皮,自我意识慢慢产生,当TA们用错误的方式去探索世界、与世界产生链接时,父母总免不了要“河东狮吼”。
平常我对女儿的态度是非常温和的,但在她做了一些“会给她将来带来严重困扰”的事情时,我会表现得非常严厉。
两岁多的时候,她有一次以朝人吐口水的方式表达愤怒。我觉得这个事情的性质非常恶劣,于是板起面孔狠狠训了她一顿。
训完以后,这种事情没有再发生第二次,她生气的时候会跺脚、会大吼大叫,会跑去打鼓,但没有再朝任何人吐过口水。
2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是很多家庭都在沿用的一种教育方式,甚至很多父母开始对此进行了分工:我唱红脸,你唱白脸。
孩子犯了错的时候,常常是一个人固定当和稀泥的“和事佬”,一个人固定地当严厉的“训话师”。
当这种理念成为一种共识,人们聊起对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时,总会习惯性地问:你们家谁唱红脸,谁唱白脸?
在中国传统戏剧中,一般把忠臣(好人)扮成红脸,而把奸臣或者坏人扮成白脸,后来人们就用“扮红脸”代表“说好话”、“扮白脸”代表“说坏话”。
在没有孩子之前,我从来没认真地思考过“红脸”“白脸”的问题,可现在我仔细一琢磨,总觉得这种模式有点问题。
如果孩子犯错了,有人一直固定扮“红脸”,有人一直固定扮“白脸”,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学会了察言观色、见风使舵。
他们分不清楚谁说的是对的,趋利避害的本性让他们觉得“红脸”对自己更好,于是,一犯错误,就跑去“红脸”那里求庇护、求安慰。
这样的次数多了,孩子也很难对“白脸”产生心理上的亲近感,最后“白脸”给TA的感觉,便只剩下“严厉”,而不是“慈爱”。
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所有人都既可以扮红脸,也可以扮白脸。在孩子犯了原则性的错误时,所有人都扮“白脸”;在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知错就改以后,所有人都扮“红脸”。
我觉得对孩子真正有益的教育是慈爱与严厉相结合,并且结合得恰到好处,而非一味的溺爱或严厉。
严格纠正孩子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免不了会对孩子在态度上很严厉。我每次训孩子的时候,几乎都是铁面无情的,甚至着急起来的时候会显得有点凶神恶煞。
情绪控制得好时,事后我不会跟她道歉,但意识到自己凶过头以后,事后会很诚恳地跟她道歉,并跟她说明:妈妈跟你道歉,是因为刚才不应该用这样的态度对你,并不是为妈妈批评你的行为道歉。
每一次严厉之后,我都会反复地告诉她“妈妈爱你,妈妈刚才训你的时候其实自己也很难受。你纠正这个坏习惯,不是为了符合妈妈的期待,而是为了你自己。你将来长大以后是想做一个乖巧的孩子,还是想做一个熊孩子?”
她会回答:“我不想做熊孩子。”
3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仅“严厉”与“慈爱”不是对立的,我觉得“与孩子做朋友”与“保持家长权威”也不是对立的。
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保持家长的权威非常重要。很多人认为:在孩子面前太过强调父母的权威,会影响亲子感情,束缚了孩子的个性,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好奇心。
他们主张给孩子充分的爱和完全的自由,总想着有些问题随着年龄的长大会渐渐消失,甚至在“孩子今天到底要不要去上学”的问题上,也完全尊重孩子的意见,可我觉得:“三岁看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些问题,小的时候不纠正,长大便为时已晚。
“成为孩子的朋友”这话的意思,我的理解是:把孩子当成跟你一样的个体去尊重。你如何对待朋友,就怎么对待孩子。
比如,对孩子讲诚信,说到的事情要做到,做不到就要跟孩子去道歉;
比如,承认自己也有缺点和局限性,也需要改正,愿意和孩子一同成长;
比如,在无伤大雅的问题上,比如孩子今天穿什么衣服、玩什么玩具、先做什么作业、先吃饭还是先喝汤等方面,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
或许,在我们小时候,我们的父母都太强调家长权威而不懂得尊重我们的意见,所以现在当我们成为了父母,在培养和教育下一代时,总想矫正回来,只是,很多时候“矫枉过正”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一些单亲家庭中,很多父母对孩子有一种天然的愧疚。
他们总觉得:“父母离婚,遭殃的是无辜的孩子。孩子已经够可怜的了,不能再对TA严厉”,于是,在补偿心理的驱使下,选择了“为补偿孩子而无原则地一直唱红脸”,放弃了管教中的权威角色。
父母慢慢放弃对孩子的权威,应该在孩子成年以后。
而在这之前,我们应该通过陪伴、倾听,给TA足够的安全感,告诉TA是非对错,引导TA建立自我、设置边界,不必为了讨任何人的喜欢而极力压抑自己的天性或被人触犯了边界而不敢捍卫。
让孩子弄明白“严厉”与“慈爱”并不是对立的,让自己践行“树立家长权威”和“与孩子做朋友”并不是矛盾的,也是一项大工程,我也只是走在学习、实践的路上。
对孩子唱“白脸”,是希望TA将来不成为祸害;对孩子唱“红脸”,是希望TA能在爱的滋养下成长为更好的人。该唱“红脸”时唱红脸,该唱“白脸”时唱白脸,或许才是更为可行有效的教育方式。
与天下父母共勉。
--END--
作者:晏凌羊,80后,情感专栏作者,新女性主义作者,中国作协会员。著有畅销书《那些让你痛苦的,终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愿你放得下过往,配得起将来》《愿你有征途,也有退路》《我离婚了》《有你的江湖不寂寞——金庸武侠小说的另类解读》以及儿童绘本《妈妈家,爸爸家》。拥有13年金融从业(管理)经验,现为广州某文化信息咨询公司创始人、某文化传媒公司联合创始人。出生于云南丽江,现居广州。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晏凌羊 微博:晏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