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是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争雄,民不聊生,这是一个征战不休的年代,同样也是一个英雄人物辈出的年代。
曹魏的曹操,蜀汉的刘备,东吴的孙权,这三位仁兄彻底搅乱了这一潭原本已经浑浊的湖水,让整个历史趋势变得更加捉摸不定。
如果以现在人的视角来看,曹操无疑是最后的赢家,但是在当时没人敢说,谁能笑到最后,即便是坐拥良将谋臣的曹操也不敢妄下断言。
但其实曹操真的很接近成功了,甚至差点结束纷争,统一中原,只是他没有想到,在公元207年发生了两件在历史的洪流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正是这两件事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让曹操踏平江南的雄心壮志化为了泡影。
第一件事是曹操的谋士郭嘉英年早逝。
第二件事是刘备请出了隐居的诸葛亮。
这两件虽然看似毫不相干,但是却发挥了同一个作用,那就是壮大了刘备的力量,削弱了曹操的力量,这一增一减之间,直接改变了当时的力量对比,使得历史正式进入了三国鼎立的局势。
如果郭嘉能再晚去世几年,如果刘备没有耐心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那么历史一定会改写,只是历史不能假设。
或许刘备也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感叹自己幸好请出了诸葛亮,不然他又怎么会有机会偏居一隅当上皇帝?
只是刘备没有想到,他虽然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但却意外错过了另外一位高人,正是刘备的这一错过,最终便宜了曹操。
那么刘备错过的这位高人究竟是谁?我们一起来看。
刘备要请诸葛亮出山起初,刘备只是一个编草鞋、卖草鞋的小贩,放在现在,那也是一门拿得出手的技术,不说发家致富,至少可以衣食无忧,如果能勤快些,每天多编几双,或许还能提前过上小康生活。
可是刘备对于这种一眼能看到几十年后的生活表示很抗拒,他内心里时常呼喊要改变、要改变。
机会总会垂怜有准备的人,好在刘备为了迎接机会,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眼瞅着朝廷要出兵平叛黄巾军,刘备二话不说,直接扔下还没有卖掉的草鞋起义去了。
刘备振臂一呼,顷刻间便招揽了两位小弟,其中一个是麦枣的关羽,另一个是杀猪的张飞,谁又能想到这原本不起眼的三个小人物在后来会留名青史呢?
至少,当时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或许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
打天下有两个小弟还不行,还得有地盘来招兵买马,可是刘备没有,不过他倒也有办法,自己没有地盘,但是别人有,自己没有兵马,但是别人也有。
于是他便走上了投靠他人,借助别人的力量壮大自身的路子,经过一系列的 *** 走位,刘备逐渐有了名声,而他深深意识到自己这个小团体在谋略上不太行,他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原来他缺少一个谋士。
既然明确了短板所在,弥补就是了,后来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两个人,并说得一人即可得天下,他们是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可惜的是,刘备后来将这两人都收到了麾下,只可惜他也没能得到天下,当然这是后话了。
而当司马徽向刘备说了这句话之后,刘备便踏上了请诸葛亮出山的艰难旅途。
刘备错过了高人众所周知,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是经历过一番挫折的,后来更是一连请了三次,才将诸葛亮请出茅庐,所以有了刘备三顾茅庐之说。
说起来在刘备第一次去拜访诸葛亮的时候,还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话说刘备兴致勃勃地去寻找诸葛亮,在路上碰到了一位仪表不凡的人物,刘备以为此人便是诸葛亮,立即下马施礼,可是此人知晓刘备的目的之后,便表示认错了人,自己根本不是诸葛亮。
刘备很失望,便拱手作揖,转身离去,不愿意再浪费时间,此人倒也没有说什么,在刘备即将离去的时候,他劝刘备不要执着。
这句话让刘备听得很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他说的不要执着是几个意思,于是没有理睬此人的忠告,继续去寻找诸葛亮去了。
此人其实就是刘备错过的那位高人,名叫崔州平。
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并没有多少名气,而在《三国演义》中也是以配角出现,但其实他的综合能力绝不在诸葛亮之下。
崔州平是东汉太尉崔烈的儿子,议郎崔均的弟弟,而他本身也比较喜欢结交英豪,颇有名声,无论出身、地位、人脉,都不是诸葛亮能比得上的。
令人遗憾的是,当时的刘备只顾寻找诸葛亮,而错过了崔州平,不然三国的历史或许就要改写了。
崔州平之才能或许会有小伙伴会说,诸葛亮可是有扭转乾坤的能力,如果不是诸葛亮,刘备又怎么会割据一方当皇帝?
紧接着认为,崔州平或许什么都比诸葛亮好,但谋略一定比不过他。
其实,崔州平是个十分睿智的人,并且看人看得非常准,比如说诸葛亮再出山之前,天下人根本没多人知道他,对于他老是拿自己比管仲这事,人们总是呵呵一笑,觉得诸葛亮的头上有很多头牛。
但是崔州平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诸葛亮确实有大才非常有谋略,也确实有管仲之能,所以他十分敬重诸葛亮,与他也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
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这其实并不是预言,而是诸葛亮提出的纲领精神,但是崔州平却直接看出了东汉王朝的不可挽救,即便是诸葛亮也不能。
所以,当刘备见到他之后而失望离开时,他劝说刘备不要执着,并不是不让他去寻求诸葛亮出山,而是在告诫他,天下大势早已经注定,不要执着,不要强求。
这句话也算是对刘备未来的一个判断,很显然,崔州平说得一点都不错,刘备执着地请出了诸葛亮,又执着地想要匡扶汉室,最终他的人生则以白帝城托孤落下了帷幕,着实令人感叹。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便当时刘备能以三顾茅庐的心态去请崔州平,他也不会出山,因为他早已经看透了世事,看破了功名。
请出了诸葛亮,错过了崔州平,刘备终究还是有损失的,这也意味着便宜了曹操,毕竟刘备有了损失,对曹操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是可惜,他再也寻不回郭嘉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