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人自扰什么意思(何必庸人自扰什么意思)
惠能大师有这样一首经典的慧语: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是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个世界存在着两个状态:一个是事物客观存在的状态,而另外一个是主观臆想的状态。
其实这个世界大多数的状态,是呈现在个人的想象之中。
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个人的想象是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意识,个人情感,个人好恶”而得出来的结果,这样的想象结果,通常是有悖于客观规律的,甚至两者是相矛盾的。
这个时候,如果你内心刚好有了很深的欲求,而客观的规律满足不了你的欲求,这个时候就会产生沮丧和失落,甚至是巨大的痛苦。
当你不懂得遵循客观本身的规律,总是以主观意识想去左右事物的时候,那么问题就来了,这叫做“逆天而行”。
“逆天而行”就会产生矛盾,甚至产生灾祸,就是因为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在《道德经》之中,一直主张的就是“清静无为”。所谓的“无为”就是内在不会妄为,不主张为所欲为。
《道德经》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太上,下知有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最高级的一个管理状态,就是人们只知道他的存在。
这就是老子所强调的最高明的统治者,他实行的就是无为而治,不以主观的想法去左右人们的思想。更不会以主观的妄为,去参与人们的生活,实行的正是无为的道理。
在汉朝的时候,曹参奉命入京,临行之前,他就嘱托丞相的人说:“要注意齐国的狱政和市场管理。”
丞相就说:“治理国家,难道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吗?”
曹参就说:“监狱市场都是坏人所在的地方,如果过分的骚乱犯人,你让坏人怎么容身。”
后来曹参当上宰相之后,一切事情都遵照萧何的制度,日夜饮酒,不理正事,有宾客来访进言,曹参就请他们喝酒,把他们灌醉,宾客也没有机会说话。
汉惠帝听说了这件事情,感觉到特别纳闷,就责怪曹参不理正事,还让曹参的儿子去劝劝他的父亲,谁知道曹参的儿子劝曹参的时候,曹参还把他的儿子打了一顿。
这个时候,汉惠帝就说:“我让你儿子去劝你,和你儿子又没有什么关系,你还把你儿子打了一顿,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曹参这个时候就说:“您认为你和高皇帝相比,哪个更英明?”
汉惠帝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比呢。”
曹参就说:“那么这就对了,高祖皇帝和萧何平定天下,把制度已经完善的非常好,如今陛下也无所事事,臣等尽职尽责就好,遵循着既往的规律,不是很好吗?”
汉惠帝听了之后恍然大悟。
曹参沉湎于酒肉的目的,就是实现清静无为的主张,让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这正是无为的方式,推行不言的教化。
曹参用的就是一个“无为而治”的智慧,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因为任何一个制度都需要完善,不能依照旧有的制度止步不前。
但是曹参的这一种智慧和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不干预任何事情的一个本质规律,让事物本身遵循的自己的规律去发展。
那么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该如何用“无为”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人生?
我们要以客观规律为主,抛开自己主观的臆想和左右,遵循事物客观的规律。
就如同我们开篇所说的,事物本身是存在一个规律的,大多数人其实都认不清自己的规律,总想以自己的主观角度去考虑和左右。
其实我们不妨放下自己的主观意识,遵循客观存在的规律,那么一切都能够在和谐的状态去发展。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们的主观意识给我们带来的,并非是美好的生活,而是庸人自扰的烦恼,放下主观妄为,遵循客观规律,一切自在澄明。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